_《宗三昧》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或问人身四肢百骸.脏腑经络诸病.皆取决于三部.究竟属何类.动是何气.而之之法.一如古圣所言否.答言.本营气所主.为气血之源.故能出入脏腑.交通经络.行于肯綮之间.随气上下鼓动.其指下发现之端.或清或浊.或小或大.或偏小偏大.虽言禀赋...

http://qihuangzhishu.com/845/5.htm

古代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的认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古脉学时期法在医学中并不自为一个系列出现,它在构造部位上离不开经络,在诊断方法上强调四等,其本身亦是在使用遍诸法及人迎、口等等。 在古脉学时期法在医学中并不自为一个系列出现,它在构造部位上离不开经络,在诊断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0.html

手诊能代替吗?_【中医宝典】

...近些年来,随着生物全息的发展,手掌诊病逐渐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掌纹掌诊病,以方便直观,简单易学,受很多医学爱好者的青眯,手掌诊病的准确率在70%—80%,尤其是对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诊断率有很高的价值,手诊相比较,既古老又神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71.html

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事,治数之道,从容之葆,坐持寸口,不中五,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论治十九。)必审问其所始病,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二十五。)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气口亦太阴也。(藏象十一。)上、下、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34-4.html

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络脉也。赤黑青皆见者,阴阳互胜之,故或寒或热。)身痛而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胆也,安卧,小便黄赤,小而涩者不嗜食。(黄胆,黄病也。疸有阴阳,小而涩者为阴疸。阴疸者,脾土弱也,故不嗜食。详疾病类五十九。)人病,其寸口之人迎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1-15.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完全达到。”对此观点,笔者却不能认同,特陈先生商榷。 重视的重要性 是中医诊疗特色之一,是千百年来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之一;“三个指头、一个枕头”是昔日人们对中医师擅长的描述。 “为医之关键,医不察,则无以别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察之明,按脉之神,审问之工,为之要,故并请之。平按:《甲乙》无此一段及下“岐伯答曰”四字。“问其病”,“问”字原钞作“间”,谨依《灵枢》及本注作“问”。岐伯答曰:夫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6-2.html

华氏缔造神医的摇篮_【中医宝典】

...不太可能,也许几十年以后能办到…… 传统的中医定位只限于:心、肝、肾、肺、脾、命。而头部、四肢、生殖区、肠区的定位没有说清。也没有能说清糖尿病的脉象如何,动脉硬化的脉象如何,冠心病的脉象如何,癌症又是何种脉象等等。过去古人生活条件不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8.html

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事,治数之道,从容之葆,坐持寸口,不中五,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论治十九。)必审问其所始病,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二十五。)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气口亦太阴也。(藏象十一。)上、下、来...

http://qihuangzhishu.com/481/385.htm

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知日月,不审逆顺,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前云上古、中古,黄帝之时即以为暮代。下黄帝曰上古、中古、当今之时,即其信也。疗病者,疗已病之病也。暮代疗病,古不同,凡有五别:一则不知根寻四时之疗,二则不知法于日月之异,三则不审...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6-1.html

共找到326,8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