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溯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1、什么是“经方” “经方”来自于殷商时代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法》,其上而又源于《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据梁·陶弘景说:“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尚有圣相伊尹撰《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607.html

经方用药应以知为度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一些慢性病,需要长期调理的,采取丸药治疗,取丸者缓也,此时给予大剂量的汤剂治疗,反而不合适。 总之,经方采用六经方证的辨证观,临床重视方证。方证辨证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临床疗效。同时不可盲目追求大剂量,需要牢记“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802.html

经方应用验案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奋勇杀敌。用四逆散疏肝,宣发卫气于肌表,抗邪外出。加桂枝与白芍调和营卫。 验案 杜某某,女,21岁,2008年9月10日就诊。自2000年起,手遇凉风或凉水起红疹,微痒。现在已延及四肢。易怒,喜喊叫,喜吃凉舌红,脉沉弦数。 处方:柴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92.html

眩晕_《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书所谓头面风者,即眩晕是也。然眩晕既涉因,不可专为头面风,如中伤风寒暑湿在三阳经,皆能眩人,头重项强,但风则有汗,寒则掣痛,暑热闷,湿重着,吐逆眩倒,属外所因;喜怒忧思,致脏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随气上厥,伏留阳经,亦使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627-11-6.html

症状反应是经方辨证的主要依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经方的理论主要是八纲和由八纲发展成六经辨证理论,临床主要是以八纲分析患者出现的症状,辨清六经所属,进一步结合痰饮、瘀血、津液、阳气、饮食、积聚等病因理论,辨清具体的方证,而落实用具体的方药,这即是经方辨证论治的八纲、六经、方证及方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052.html

经方冠心病_【中医宝典】

...部位,胸阳痹阻,栝楼山楂同煎,可收心律复而无腹泻的效果。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691.html

眩晕_《因极一病证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所谓头面风者,即眩晕是也。然眩晕既涉因,不可专为头面风,如中伤风寒暑湿在三阳经,皆能眩人,头重项强,但风则有汗,寒则掣痛,暑热闷,湿重着,吐逆眩倒,属外所因;喜怒忧思,致脏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随气上厥,伏留阳经,亦使人...

http://qihuangzhishu.com/627/305.htm

经方治愈反复发烧4年患儿——冯世纶临证实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余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笔者临证喜用经方,但总感不悟经方真谛。因拜入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门下,日日侍诊于侧。老师先六经,继方证,诊治处方,井然有序。近一4岁男孩,反复高烧4年,使用经方4...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682.html

平卧安,起眩晕_《名师垂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30g,生谷芽30g;腹胀加大腹皮10g;苔根腻加泽泻15g胸闷不畅加全瓜蒌10g,薤白10g等。1日后,“起眩晕”基本控制,但不能下床行动,只能半卧或端坐。配以灸百会,用麦粒大小艾柱,直接灸7壮,经内外合后,效果显著,头晕目眩已平,且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shichuijiao/1039-32-0.html

准确方证 活用经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仲景,《伤寒论》在第317条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条文中说的“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已经点出了“方证相应”的主旨,那就是所病证与某方相符合,即为某方的应用指征,就可以服用某方。后世不少医家在学习应用《伤寒论》时,对于经方的方证相应多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77.html

共找到378,9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