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的核心是察机用药——张锡纯用经方的启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用药,方、证必“求于本” 经方治疗有病原疗法、对症疗法、证候疗法、协助自然疗能之法四种(《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都有其临床价值。但其核心、或者说终极目标应该在于“察机用药”。只有这样才可能如张锡纯般因证、因时用活经方,才可能做到临证不惑,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711.html

经方派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方派指立方用药的法度比较严谨的一派医家。 【经方派】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方》载有经方十一家,内容包括痹、疝、瘅、风寒热、狂癫、金疮、食禁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一些汉代以前的临床医学着作。后世医家称《伤寒论》、《金匮要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76.html

经方用药应以知为度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兴盛,同时以李可老中医为代表的基层医药工作者,在治疗急危重症时多采用大剂量,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加上近来《伤寒论》中一两折合15.6克的说法得到广泛论证,经方大剂量治病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见,似乎临床处方不用大剂量就达不到经方“一剂知、两剂已”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802.html

如何掌握经方用药规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用发汗治疗,而应下治里之药。因里证分阴阳,里热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经验代代相传,以文字记载,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该书在汉代完善整理传承,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144.html

经方学派的历史发展概略_【中医宝典】

...十七卷,《金剑疭瘈方》三十卷,《妇人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共二百九十四卷。所谓“经方”,即是经验方。因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为了不断提高疗效,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搜集的。经方,是久经实践检验的效方,它是朴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69.html

老年咳喘的家庭调养护理措施_【中医宝典】

...咳喘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如不注意治疗调护常常迁延难愈,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呼吸系统出现结构老化,生理功能衰退,鼻咽腔、喉黏膜常因不同程度的萎缩而变薄,加温、湿化气体的功能减弱;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发生萎缩,分泌物不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371.html

经方”溯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大大失掉“经方”以方带证的辨证方法。使用“经方”须把方证前后左右有机地进行联系。要建立“方以载道”的观点。一定将古人的思想性、逻辑性与“经方”的治疗性揉合在一起,“纵然把它碾成 尘,拈来还有香如故”。 《金匮要略》治疗胸痹所用的“栝蒌薤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607.html

乍暖还寒防治小儿咳喘_【中医宝典】

...咳喘,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各种治疗手段,临床效果明显。 “治”从根本上是针对容易反复感冒咳喘、抵抗力低下的患儿,可在患儿感冒咳喘症状缓解或消失后,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予以中药调补,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这是治疗最终效果的体现。但千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375.html

中医治疗咳喘痰多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白芥子 半夏(图) 桂花 旱前胡 黑香柴 化橘红 芥子(图) 龙利叶(图) 柠檬叶 前胡(图) 少年红 石吊兰 鼠曲草(图) 苕叶细辛 铜罗汉 薤白(图) 兴安毛连菜花 新疆远志 樱草根 一匹绸 榆白皮 照山白 中药主治:咳喘痰多 中药...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kechuantanduo.html

经方识微_【中医宝典】

...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历来备受推崇,并将之尊为经方。笔者不揣固陋,拟就个人研习仲景学说和在临床上如何运用经方的问题谈几点体会,意在抛砖引玉。★一、明理是前提,关键在辩证:众所周知,仲景所撰的《甘草汤(亦名复脉汤)加减变化而成。总之,在历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01.html

共找到134,6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