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位病人家属反映,她母亲今年57岁,1994年确诊糖尿病。多年来在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母亲的病情控制得还可以。近半年来,她父亲也出现了“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最近给他用血糖仪一测,餐后血糖居然高达21.0mmol/L。为什么夫妻两人都会...
...而其子代患病的机会又比没有糖尿病家庭史的人高得多。科学家们设想通过观察糖尿病家系成员的基因突变情况与发病情况是否一致,来推断糖尿病的发生是否与这个基因有关。这也就是为什么糖尿病研究要建立“家系库”的意义。 目前,科研人员已成功发现了13...
...由湖南正清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新药“安多诺平”,近日在由国家药管理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新药成果研讨会上,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 “安多诺平”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的新成药,该药主要成分由人参、黄连、粉、黄芪等多味中药...
...和肾脏疾病的风险。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杨文英教授介绍,进行降压治疗能使糖尿病患者的总死亡风险减少14%,使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风险减少18%,同时可使发病风险减少14%,发生新的肾病或肾病恶化风险减少21%。 杨教授强调,研究中发现不少“...
...实际上,低蛋白饮食要求每日膳食中的蛋白质为每公斤标准体重0、6~0、8克,还要提高优质蛋白(如鱼、瘦肉、蛋等)的比例。 长期以来,在很多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流传着“不能吃豆制品”的说法。其实,豆制品中的蛋白质也是一种优质蛋白质。所以,肾病患者可...
...化合物(晚期糖化终产物,age)。研究表明,age可加重糖尿病病人的血管损伤。 vkassara说,age可使免疫系统产生“发怒反应”,最终导致血管损伤。她说:“实际上,age攻击机体的所有部位。像患轻度感染一样,age会激怒免疫细胞。” 她...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设计,关键是合理控制总热能,要“量出为入”,肥胖的患者应该适当减少摄入量,而消瘦的患者应该适当增加摄入量。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三种能量物质的摄入量,以纠正糖代谢紊乱引起的临床症状。...
...“中国内地糖尿病的病发症状呈现极强的地域差异,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和社会健康观念的缺失与不足,是正确应对糖尿病的最大障碍”。这是有关专家今天在此间举行的第六届“拜耳健康促进杯”社区糖尿病知识大奖赛闭幕式上提出的看法。 作为本届大赛的评选...
...运动少,且多伴有肥胖。其中很多人是头一天晚上大吃特吃生猛海鲜或是痛饮啤酒,第二天醒来就发现脚趾或其他关节剧痛难忍。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因此控制食物中的嘌呤摄入至关重要。对于痛风病人,牢记“三低一高”非常重要:低...
...运动不足、精神压力等不良因素作用于容易患糖尿病的遗传体质而发病的,这种类型被称为“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的95070以上均属于2型糖尿病。 由于该类糖尿病是以不良生活习惯为诱因的,过去老年人经常发病,但近年来已可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