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_【中医宝典】

...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伤五脏……。”说明情志变动可以损伤内脏其中首先是心因心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另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又有不同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喜伤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95.html

谷雨时节适时调情志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最能调节情志怡神健脑。《难经》上说:“井主心下满。”所谓“心下满”简单地说就是“心里堵闷不痛快”可通过按摩十宣穴来得以缓解。 按摩十宣穴最方便的方式是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复重掐有酸痛感为主刺激总时间每次不超过5分钟宜。也可选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03.html

情志内伤_情志内伤的原因、情志内伤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情志内伤也可以称作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精神致病因素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七情本是正常的生理表现但是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生理活动的耐受程度使人体气机紊乱阴阳气血...

http://jb39.com/zhengzhuang/QingZhiNeiShang343078.htm

中医情志学研究的现代启示——读《中医情志学》有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根本任务则在于能更深入地探索情志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弄清发生规律防治情志病证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指导。而探索情志与疾病的本质联系必须情志生理与病变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化为基础。由于现有情志理论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以及发展上的困难主动向现代科学问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829.html

中医心理之五脏情志论_心理保健_【中医宝典】

...心神主导的相互协调的脏腑机能活动。因此情志变动对脏腑的影响除取决于精神刺激因子的质和量以外更主要取决于心神的状态。心神状态因人及不同的病理变化而异因而不同个体、不同疾病皆可表现出不同的情志变化特点。这些都七情学说的临床运用提供...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libaojian/a1211.html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出现异常使五脏运行失去平衡导致疾病发生。因此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就需要恬愉知足精神内守。理解别人善待自己。 总之《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内容之翔实经验之丰富论述之具体是一篇文章难以概括的然而它的顺四时规律恬愉饮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98.html

推荐:中医夏季养生之精神调养_【中医宝典】

...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症状如心烦、谵语、神昏等等。在中暑的病人里不少人可陷入昏迷状态此时宜用针灸或手压“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交界处);“十宣”穴(位于两手十指尖端处)针刺放血。 若是在长夏天气湿热为主表现气温高、无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348.html

情志变化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精神状态。如精神紧张、思虑忧愁、悲伤不已等这类精神刺激伤人精气引起气机失调致人疾病。《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神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忧、思、悲的情志刺激刺激时间长致病条件持续不良的心境积久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6-1.html

国为国天下天下。全诗赏析

...出自:汉代诗人佚名的《管子·牧民·六亲五法》 原文如下: 乡不可也;国不可也;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也。国为国天下天下。毋曰不同生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606.html

情志失调伤五脏_【中医宝典】

...我们都知道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故善养生者应注意情志调节。而过激的情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09.html

共找到842,4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