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东约克郡Castle Hill医院Titu等研究表明,对结直肠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后,采用盆腔磁共振成像(MRI)作为常规监测方法,并不能有效改善对局部复发肿瘤的诊断效果。[Ann Surg 2006, 243(3): 348] 该...
...方法,但目前仍然无法完全取代PET-CT。该研究在线发表于2008年3月29日的《腹部影像》(Abdom Imaging)上。 研究纳入20例结直肠癌患者,他们经术后病理确诊为TNM Ⅱ (n=5)或Ⅲ (n=15)期。在术后6个月到3年内,...
...最新一项研究发现,溶瘤腺病毒疗法是一种有望用于癌症治疗的新方法。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医学院的tekanty博士及其同事为了改进用于治疗胆囊癌的条件复制性腺病毒(crads),通过修饰纤维节区以增强其感染性,并通过合并肿瘤特异性启动子(...
...误诊,以使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重视结直肠多发癌的临床症状,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是作出正确诊断的起始点。同时多发结直肠癌与单发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无多大差别。异时性多发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为:结直肠癌的病人施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经历1年或数年的...
...分别为78%、96%、69%、98%和94%。 研究提示:全心脏MR冠脉成像可无创检测直径2 mm以上冠状节段的显著狭窄,并具有中到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另外,该技术可使患者免于射线暴露和造影剂注射。研究者认为,该技术有望用于筛查冠脉疾病。 ...
...筛查。 这一研究成果为我国“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课题。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郑树教授等,从1978年起对海宁市23万余例30岁以上人群做普查,首次建立了我国大肠癌序贯筛检方案。对普查的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收到显着疗效。20年来海宁市直肠癌...
...这是一个被世人广为接受、近乎真理的观点——叶酸有预防结直肠癌的作用,但瑞典于默奥大学Guelpen等的一项新研究结果却对此提出了质疑。该研究显示,低循环叶酸水平与结直肠癌危险降低相关。[Gut 2006, 55(10)∶ 1461] 该...
...,而mrna则与dna指令的翻译和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 wickstrommathewthakur博士等人认为利用遗传探针将癌基因活性可视化的策略在检测其它类型肿瘤中的其它癌基因活性也同样有效。 wickstrom博士预测这种针对...
...(一)发病原因 导致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可分为相对危险与绝对危险两类。 1.饮食因素 (1)脂肪、纤维素与热卡:饮食因素在结直肠癌发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它占第2位,而在一些不...
...3水平低于对照组。 PSA水平超过诊断标准者,前列腺癌患者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其IGF结合蛋白3水平低于对照组。 因此,作者认为测定IGF-1和IGF结合蛋白3水平并结合PSA检测,可提高现行的前列腺癌筛查的敏感度,甚至特异性也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