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患儿无明显不适,便血停止,住院观察3天后出院。 幼年性息肉其实是错构瘤性息肉,并不是真性肿瘤,多发生在婴儿、儿童患者的结肠及直肠,是小儿便血常见的原因。这种息肉发生恶变的概率极小,但长期的慢性失血会给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儿童造成影响...
...1、及时治疗肛门内外痔、肛漏、肛裂、肛窦炎及慢性肠炎等疾病。 2、保持肛周清洁卫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儿童型直肠息肉主要发生于5-10岁儿童,多数小于1cm,单个,带蒂,会自行脱落,因炎症和腺体阻塞潴留所致,临床上除便血外并无其他大碍。...
...交界处出现。图5.2结肠传输性团块移动,压力曲线显示一大压力波传播经过横结肠。图5.3胃、十二指肠和直肠的慢波节律。直肠运动复合波(rectalmotor complex,RMC)是直肠的一种周期性运动变化,但RMC与MMC并不一样。白天...
...结肠镜检查 可直接检查直肠、各部结肠、盲肠、回盲瓣和回肠末段。亦可做活组织检查,癌细胞检查。息肉切除和烧灼,有利早期诊断结肠疾病。 (六)以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确定有无肺结核和肿瘤转移,腹部确定有无结肠狭窄和梗阻。钡灌肠检查可见大肠,特别是...
...西医治疗 1.电灼切除 息肉位置较高,无法自肛门切除者,通过直肠镜、乙状结肠镜 或纤维结肠镜显露息肉,有蒂息肉用圈套器套住蒂部电灼切除。广基息肉电灼不安全。 2.经肛门切除 适用于直肠下段息肉。在骶麻下进行,扩张肛门后,用组织钳将息肉拉出...
...以免穿孔或迟发性穿孔,后者可发生于术后2~7天。 (4)手术治疗:息肉及息肉病的手术治疗一般包括:局部切除、肠壁切除、肠段切除、次全结肠或全结肠直肠切除。视息肉的多少、有无蒂及所在的部位而定:①有蒂单个作内腔镜下圈套、电灼(凝)或结扎摘除。对...
...交界处出现。图5.2结肠传输性团块移动,压力曲线显示一大压力波传播经过横结肠。图5.3胃、十二指肠和直肠的慢波节律。直肠运动复合波(rectalmotor complex,RMC)是直肠的一种周期性运动变化,但RMC与MMC并不一样。白天...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内壁突起的肿物,一般较软,可单发或多发,包括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性息肉及息肉病等,较常见的有直肠腺瘤和幼年息肉。儿童型息肉主要发生在5~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
...西医认为直肠息肉的发生原因至今未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因素: 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2)遗传因素: 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
...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为便血、脱垂、肠道刺激症状。 (1)便血:无痛性便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较少,如果由于排粪时挤压而使息肉脱落,和息肉体积大位置较低,可发生较多量的便血。便血特点为带血,而不发生滴血。 (2)脱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