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和部份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于肛外的一种慢性疾病。以大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下腹坠痛,便之不净;重者可发生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脱垂程度可分为三度。 中医学称此为脱肛,认为...
...西医治疗 1.非手术疗法 (1)纠正便秘,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治疗慢性咳嗽和腹泻,去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3)防止脱垂黏膜受损:直肠脱出后需立即托回,防止脱垂黏膜受损,复位后可用纱布卷堵住肛门,也可用丁字带压紧肛门以防脱出。 (...
...直肠脱垂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儿童和老年人多见。 1.临床分类 根据脱垂程度,分为部分性脱垂和完全性脱垂2种。 (1)部分性脱垂:为直肠下端黏膜与肌层分离,且向下移位形成皱襞,故又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其脱出组织较少,长度为2~5cm,...
...(1)注射法 注射疗法主要是将药物注射于直肠粘膜下层,造成瘢痕,使粘膜与肌层粘连固定;或注射到直肠周围,便宜肠与周围组织粘连固 定,不再下脱。此法对病儿效果良好,也可作为成人直肠脱垂的首选疗法。 以往采用的药物和注射方法甚多,近年来采用中...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脱垂发病原因如下: (1)发育不全因素:骶骨发育尚未成熟的小儿或发育有缺陷的成年人,骶骨向前弯曲角度小,发育平直,直肠呈垂状走行,膀胱或子宫陷窝的位置较高,直肠后面失去了骶骨曲面的承托作用,增加腹内压时容易向下移位。 (2...
...外的一种慢性疾病。以大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下腹坠痛,便之不净;重者可发生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脱垂程度可分为三度。 学称此为脱肛,认为多因气血不足、气虚下陷、温热下注大肠等所致。 针灸治疗本病,在唐《千金翼方》、宋...
...(一)发病原因 主要为产妇、盆腔大肿瘤、肠性咳嗽、显着肥胖、腹水等致腹压增加等因素,使子宫直肠间筋膜与直肠耻尾肌纤维松弛或断裂,而子宫韧带也松弛及上部阴道缺损等。多见于经产妇或绝经妇女a (二)发病机制 直肠(内)脱垂直肠壁内疝是全层直...
...(一)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下列各因素与发病有关。 1.解剖因素 小儿骶尾骨弯度小,直肠较垂直,腹内压增高时,直肠缺乏支持而易于脱垂。直肠前陷凹腹膜反折过低,腹内压增高和肠袢压迫使直肠前壁突入直肠壶腹导致脱垂。老年人肌肉松弛,...
...川椒猪肠汤内服,复方蜗牛软膏外用,共治疗直肠脱垂病人93例,其中15岁以下小儿56例,治愈53例,好转3例;16岁以上成人37例,治愈28例,好转5例,无效4例,其4例无效病例为严重内痔引起脱肛者及部分原因不明者。(寒证) 川椒猪肠汤:川椒子...
...直肠内脱垂直肠壁内疝 腹腔内脏器陷入子宫直肠陷凹所形成的疝,称直肠脱垂直肠壁内疝(intramural hernia caused by proctoptoma)。临床多表现为排便梗阻和不尽感。多发生于女性,双合诊结合排粪造影有助于诊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