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化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直接之一。是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但不灼伤皮肤,不使局部起疱化脓,故名。施灸时当艾炷燃至一半左右,患者感到皮肤发烫或灼痛时,即用摄子将艾炷挟去,另易新炷施灸,以局部皮肤发生红晕为度。因其后不留瘢痕,故亦称无瘢痕。本法适用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68/356.htm

艾炷_灸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灸法的一种。是用“艾炷”放在体表的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点燃,藉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又有直接和间接二种方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aizhujiu-802.html

间接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施用灸法时,将艾炷隔着姜片(隔姜灸)蒜片(隔蒜)食盐末(隔盐)或在药品制成的薄饼(附饼、豉饼、椒饼等)上施灸,而不直接将艾炷放在皮肤上,这种方法叫间接。...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838.htm

疱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灸法术语。出《针灸甲乙经》。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致使处皮肤引起脓疱。又称疮。《针灸资生经》卷三引《明堂经》:“凡着艾得疱发,所患即瘥;不得疱发,其疾不愈。”说明疱是化脓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一般疱经3-5周后结痂愈合,在此期间应...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161.htm

化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灸法的一种。又称瘢痕。是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灼伤皮肤后,使之起疱、化脓,最后留有瘢痕。施灸时,每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易炷再,直至满规定壮数。可在前先以甘油或葱、蒜汁涂抹处;亦可在后用疮膏药(淡膏药)封贴,每日换药...

http://qihuangzhishu.com/169/558.htm

间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艾炷之一种。又称隔物。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通常以生姜,大蒜等一类辛温芳香的药物作衬隔,具有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又不使艾火直接灼伤皮肤。间接的种类很多,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的物品而定。如隔姜灸、隔蒜、隔盐、隔药饼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232.htm

大炷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用较大的艾炷施灸。近代多用于间接;若用直接,造成疮,则为化脓。《千金要方》:“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即指艾炷最小要有三分直径大。古代多用化脓灸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245.htm

麦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灸法术语。指用麦粒大小的艾炷施灸。一般作直接用。《千金要方》:“哕,承浆七壮,炷如麦大。”...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021.htm

脐”为什么有这么神?_【中医宝典】

...第二,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脐;第三,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相关链接:常用艾灸脐两法 第一法:艾炷直接。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294.html

艾炷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灸法的一种。是用“艾炷”放在体表的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点燃,藉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又有直接和间接二种方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827.htm

共找到44,1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