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白草、白根、兔核、猫儿卵、昆仑。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疔疮初起。用水调白蔹末涂搽。 一切痈肿。用白蔹、赤小豆、网草,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搽。又方:用白蔹二分、藜芦一分,共研为末,酒调涂搽。一天三次。 脸上粉刺。用...
...(《本经》下品) 【释名】白草(《本经》)、白根(《别录》)、兔核(《本经》)、猫儿卵(《纲目》)、昆仑(《别录》)。 宗奭曰︰白蔹,服饵方少用,惟敛疮方多用之,故名白蔹。 时珍曰︰兔核、猫儿卵,皆象形也。昆仑,言其皮黑也。 【集解】《...
...目录 《中药大辞典》白蔹子 《中华本草》白蔹子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白蔹子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Bái Liǎn Zǐ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果实。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蔹"条。 【功能主治】《药性...
...目录 《外治方》白蔹 《中国药典》白蔹 《中药大辞典》白蔹 《中华本草》白蔹 《本草纲目》白蔹 《本草备要》白蔹 《本草便读》白蔹 《本草乘雅半偈》白蔹 《本草从新》白蔹 《本草撮要》白蔹 《本草分经》白蔹 《本草经集注》白蔹 《本草蒙筌...
...《本草崇原》白蔹根气味苦平,无毒。主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带下赤白。(白蔹《本经》名白草,近道处处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蔓延赤茎,叶如小桑,五月开花,七月结实,根如鸡鸭卵而长,三五枚同一窠...
...目录 《鬼遗》白蔹薄 《肘后方》白蔹薄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鬼遗》卷四:白蔹薄【处方】白蔹、大黄、黄芩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痈疽。【用法用量】和鸡子白涂布上,薄痈上,干燥辄易之。亦可以3指撮药末,置3升水中煮3...
...目录 《圣惠》白蔹汤 《圣惠》白蔹汤 《圣济总录》白蔹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三:白蔹汤【处方】漏芦3两,白蔹3两,槐白皮3两,蒺藜子2两(微炒,去刺),五加皮3两,甘草3两(炙微赤)。...
...《备急千金要方》白蔹薏苡汤治风湿挛不可屈伸方。白蔹 薏苡仁 芍药 桂心 酸枣仁 牛膝 干姜 甘草(各一升) 附子(三枚)上九味 咀,以淳酒二斗渍一宿,微火煎三沸,每服一升,日三,扶杖起行。不耐酒五合。(《翼方》有车前子。) 目录 《备急...
...目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白蔹丸 《圣惠》白蔹丸 《圣惠》白蔹丸 《外台》白蔹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白蔹丸【处方】鹿茸(醋蒸,焙)60克 白蔹 金毛狗脊(燎去毛)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为...
...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每年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及细须根,洗净后多纵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晒干即可入药。 《本草图经》曰:“白蔹,今江淮州郡及荆、襄、怀、孟、商、齐诸州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茎,叶如小桑,五月开花,七月结实...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