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
...,后散失,今仅存《自悼赋》、《捣素赋》、《怨歌行》三篇,表现了她在宫中的苦闷,文辞哀楚凄丽,千百年来,传诵不绝,不知赚取了多少痴男怨女的眼泪。 班彪:(公元3-54年)字叔皮,陕西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人。东汉初期著名的儒学大师、...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现代有同名历史剧《蔡文姬》,剧本作者是...
...班婕妤(公元前48年一公元2年),女,楼烦(今朔州市)人,是东汉史学家班固的祖姑。她自幼聪颖,相貌俊秀,读书甚多,是山西省最早的女文学家。 建始元年(前32),汉成帝刘骜即位,班十七岁时被选入皇宫,不久得宠,赐封“婕妤”。因她不干预朝政,...
...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 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一说盐城盐都区大纵湖)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汉时人,生于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 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九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
...178年,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 蔡琰卒年不详。蔡琰生活的时代约在公元162至239年之间)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