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所制订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据清.陈修园《时方歌括.小引》说:「唐宋以后始有通行之时方。」按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王焘的《外台秘要》所记载的方剂,主要包括晋以后的方剂。...
...“阳旦”指阳旦汤所治的病证。阳旦汤即桂枝汤(见《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后世医家如孙思邈的《千金方》及王焘(音“桃”)《外台秘要》等,也有阳旦汤,乃桂枝汤加黄芩一味组成,治微恶寒、发热、自汗、心烦、小便数、脚挛急等太阳表虚证夹...
...盖闻上古之世,方不如医,中古之世,医不如方甚矣。医与方之并重也,世降而方愈凌杂,莫不各据一家言,彼此互相是非,间有二三验方,亦惟是父师传之子弟,绝不轻以示人。而其镌行于世者,率皆依样葫芦,时或改头换面以博名高则已矣。余独取《外台秘要》付之...
...古病名。即骨蒸、传尸之异名,或指传尸之初起不甚者。(均见《外台秘要》卷十三)王焘谓:“传尸,亦名转注。以其初得,半卧半起,号为殗殜。”可用吃力伽(白术)丸治之。”参见传尸条。...
...等地,因当地疫瘴流行,王氏以熟谙医方自疗之法而幸免。自此更发奋搜集医方,计得五十六家。取其精萃效方,删去糟粕无用之方,所谓“损众贤之砂砾,掇群英之翠羽”,集成《外台秘要》一书,计四十卷。书成为天宝十二年,计分1104门,其中有方者计六千余首...
...许嗣宗善医。言∶病与药,惟用一物攻之,则气纯而愈速。今人多其物以幸其功,他物相制,不能专力。按∶药用一味为单方,施于轻浅之症,何尝不可。古方莫如《内经》半夏秫米汤、鸡矢醴,雀卵丸,亦并非独用。至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如淮阴用...
...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王焘根据其父患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并根据甄立言《古今条验》一书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甜。于是他亲口尝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故针对消渴病制定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使其父病情得到...
...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了。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 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 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
...、萎缩、溢脓和牙体动摇等。《外台秘要》对牙周病的症状描述更为详细:“齿龈虚软而无脓血。……,其齿龈触动著即脓血出。又口疳,其齿龈不触,自然脓血出。”(王焘:《外台秘要》卷22,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2),其所述齿龈虚软而无脓血是牙周病...
...证名。出王焘《外台秘要》卷二十一。(目芒)通茫,即目茫茫。《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腑脏虚损,为风邪痰热所乘,气传于肝,上冲于目,故令视瞻不分明,谓之茫茫也。若心气虚,亦令目茫茫,或恶见火光,视见蜚蝇黄黑也。”由风邪痰热引起者,宜疏风清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