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资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七卷。宋·执中撰。刊于1220年。本书广泛参考历代针灸文献,结合作者本人的针灸临床经验和心得对针灸作了较系统的介绍。卷一论人体各部分的腧穴,并附图46幅;卷二论针灸法;卷三-七为多种疾病的针灸用穴。本书很重视医疗实践,提出不可...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09.htm

针灸资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七卷。宋·执中撰。刊于1220年。本书广泛参考历代针灸文献,结合作者本人的针灸临床经验和心得对针灸作了较系统的介绍。卷一论人体各部分的腧穴,并附图46幅;卷二论针灸法;卷三-七为多种疾病的针灸用穴。本书很重视医疗实践,提出不可...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92.htm

惟一针灸铜人_【中医宝典】

...医学的贡献有三,一是考定明堂针灸撰写新铸铜人腧穴针灸,二为铸造针灸铜人模型,三为刻于石。 从、石碑、铜人的编绘制作,可以看出,使穴理论规范化,是惟一主要学术思想之一。惟一在撰写新铸铜人腧穴针灸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26.html

针灸文化--宋金元时期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这一时期在临床方面,涌现出了大批的针灸名家,如执中、窦汉卿、马丹阳等,他们各具特色,各有绝学。 宋代针灸文献特点主要体现在腧穴文献方面。首先于宋初太平年间,在系统整理前代针灸腧穴文献的基础上,编成明堂各一卷,载于大型官修...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8.html

针灸资生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序 针灸资生第一 偃伏头部中行十穴 偃伏第二行左右十四穴 偃伏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侧头部左右二十六穴 正面部中行六穴 面第二行左右十穴 面第三行左右十穴 面第四行左右十穴 侧面部左右十四穴(更二穴) 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 背俞部中行十三穴 ...

http://qihuangzhishu.com/660/index.htm

治学研重理论,博采众长勤笔录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全身人形图,随图列穴,检索十分便宜,别具一格。闻人耆年自述“居乡凡四五十载”,他所著的备急救法基本上是民间常见急症的灸治经验,按病绘图列穴,通俗易懂。 浙江古代的针灸还勤于笔录,集积医案。如执中针灸资生中以直叙的形式记录了三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4.html

针灸养生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执中著的针灸资生里,记载了用针灸预防多种疾病,如刺泻风门背不发痈疽等。明代医家亦倡导针灸保健,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义。清代潘伟如在卫生要求一书中还阐发了针刺的保健作用,他说:“...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563.html

针灸养生方法谈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执中著的针灸资生里,记载了用针灸预防多种疾病,如刺泻风门背不发痈疽等。明代医家亦倡导针灸保健,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义。清代潘伟如在卫生要求一书中还阐发了针刺的保健作用,他说:“...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417.html

点校说明_铜人针灸

...“四库本”铜人针灸共七卷。从内容来看,大约是集合了内经难经,以及明堂甲乙针灸相关的典籍,并结合了宋代王惟德(一作惟一)所做铜人腧穴针灸的文字,由编著者加以摘抄、揉杂相混成书,以记述正经穴位置、主治...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1.html

铜人腧穴针灸针灸铜人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是十分审慎的,堪称我国针灸史上继晋唐之后的又一次总结。 铜人腧穴针灸编成以后,宋仁宗认为“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若案形,复令创铸铜人为式。”于是,惟一等人科学计算,精密设计,于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成功地铸造了两具一般人身等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92.html

共找到595,4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