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教学之人体模型。始创于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用铜塑造,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膜腔有脏器,中空。是北宋医家王惟一总结前人经验,为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的。它既是针灸教学的教具,又是考核针灸医生的模型。考试时在铜人体表...
...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三卷。宋·王惟一撰。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数》一卷。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王惟一等铸制了我国最早的一具针灸铜人型...
...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三卷。宋·王惟一撰。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数》一卷。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王惟一等铸制了我国最早的一具针灸铜人型...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为复制铜人曾借运至该所,1957年5月归还。195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该铜人移交该馆收藏至今。由于“正统铜人”被俄军掠去,“嘉庆铜人”又藏于故宫,极少公开展出,因而“光绪铜人”作为公开展出的惟一古代官修铜人被多种媒体介绍,成为...
...针灸资生经》,这是一部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均非常高的针灸书,对后世针灸学的影响甚至已经超过北宋官修针灸经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该书卷一所载腧穴及其编次均直接采用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据《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卷一百补录了11穴,...
...“四库本”《铜人针灸经》共七卷。从内容来看,大约是集合了《内经》、《难经》,以及《明堂经》、《甲乙经》等与针灸相关的典籍,并结合了宋代王惟德(一作惟一)所做《铜人腧穴针灸图》的文字,由编著者加以摘抄、揉杂相混成书,以记述正经经穴位置、主治...
...①指供针灸教学所用铜铸的人体经脉腧穴模型。最早铸制铜人为北宋针灸学家王惟一。②书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简称。详该条。...
...宋针灸铜人与铜人针灸图经碑 北宋天圣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铜人上总穴位有657个,穴名354个,开创了应用铜人进行教学的先河,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院教学和考试的工具,在医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
...画面来看,第一次邮品上的针灸铜人为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清光绪铜人(链接到“清光绪铜人”)。第二次邮品上的针灸铜人似为南京医学院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于1978年合作仿制、现藏于中国医史博物馆的“仿宋针灸铜人”。...
...第十六饶迥庚辰年制"刻文,这说明蒙医早已有了针灸铜人。这尊铜人高61cm,重21kg,全身共标有538个穴位,其中头部102个穴位,颈部8个穴位,胸部198个穴位,上肢124个穴位,下肢160个穴位。各穴位的分布和位置、数目与中医铜人穴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