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著作。见隋书·经籍志。一卷。旧题东汉·华佗撰。已佚。王叔和脉经曾引华佗“察声色要诀”,其内容或系此书的组成部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69/533.htm

华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著作。见隋书·经籍志。一卷。旧题东汉·华佗撰。已佚。王叔和脉经曾引华佗“察声色要诀”,其内容或系此书的组成部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08.htm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理论研究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经卷一开篇提出24脉象后,紧接着提出浮芤、弦紧、革实、滑与数、沉伏、微涩、软弱、迟与缓八组相类脉,对脉象的鉴别有着重要意义。如沉伏相类,二脉均重按乃显,然伏脉须“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王叔和脉经,卷一,脉形状指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3.html

脉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着。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003.htm

脉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着。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53.htm

丹医秘授古脉法的内容_丹医秘授古脉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王叔和及从那时开始使用的“独取寸口”的脉诊方法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并给出了所谓“古代诊脉之法”的具体内容——即“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合计二十部脉的诊法主病。不管这种“分经候脉”的诊脉方法是不是汉以前或王叔和脉经之前的文化遗存,但确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5-0.html

丹医秘授古脉法的内容_丹医秘授古脉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王叔和及从那时开始使用的“独取寸口”的脉诊方法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并给出了所谓“古代诊脉之法”的具体内容——即“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合计二十部脉的诊法主病。不管这种“分经候脉”的诊脉方法是不是汉以前或王叔和脉经之前的文化遗存,但确属...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3.htm

医学理论研究文献整理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王叔和脉经,卷一,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二页,清光绪辛卯(1891)池阳周氏校刊本),较沉脉重按,又更甚之。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之相类的缓脉“去来亦迟”,然又“小驶于迟”相类脉揭示学者注意脉象的区别对照,...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7.html

脉学的总结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王叔和脉经,卷一,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二页,清光绪辛卯(1891)池阳周氏校刊本)这几种脉象中,浮沉相对,举按之有余不足迥然相反;促结相对,脉虽同具“时一止”之象,但是有脉率数缓的明显区别。...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4.htm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诀是伪撰的,不是王叔和所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首先肯定王叔和甚至以王叔和为最高典范,然后再以王叔和的真著作脉经伪撰的脉诀相对照来证明脉诀的伪和误等问题。为了说明王叔和的正确还会将内、难、仲景的古典经籍引来加以证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3.html

共找到574,5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