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000头,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资源数量已大为下降;造成资源濒危的主要原因是利用过度、栖息地破坏、外来种入侵、穿山甲遗传性能衰竭;建议采取以就地保护为主的对策,建立穿山甲自然保护,同时积极开展穿山甲人工驯养,加强药用穿山甲代用品的研究,...
...中心[1],中间有多种过渡特征的分布类型。滇南向滇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亦从水平分布转为垂直分布(见图1),地形、气候复杂,生物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历史上云南以中药材品种繁多质量上乘而着称,是全国药材的生产区,素有“药材之乡”的美称。中药资源...
...药用植物的物种遗传多样性,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种质保存,变野生药用植物为家种,扩大药用资源,提高现有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内在质量,以保证药用需要。在保护行动中应提倡多学科合作,大力加强对高原药用植物重要种群的基础性研究。...
...的特点,可进行大量、低成本的生产。从这一特点出发,重视微生物药源及其代谢产物的综合利用,对于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六、增加科技含量,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与方法,提高保护与利用的效益与效率 1.重视宏观生态、...
...在农业领域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对一些生态环境的影响,使我国濒危药材品种越来越多。 为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药用资源的状况,从50年代起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国家从50年代就开始搞野生药材变家种家养,1958年国务院就发了一个中药材的指示...
...:“环境改善,资源恢复,濒危物种有增有减“。是因为:①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大大改善药用动植物的栖息地,有力地促进了野生资源的天然更新。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广大农牧地区采取刀耕火种、毁林开荒、围海造田、过度放牧等落后生产生活方式...
...在加大濒危物种保护的同时,应以同样的力度加大对现正在利用和今后新开发利用的“资源物种”的管理。药材资源的普查是必须的,但同时应对现有的药材资源,特别是野生资源,进行实时的动态管理。在此意义上,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防机制”比“预警机制”更...
...资源破坏影响最大的企业。该企业原来的总裁却认为“石斛资源濒危状况叫了多年了,但现在我们还是有来源。”因此,虽派人到处考查了多次,与有关研究单位也联系了多年,却不能真正下决心从每年上亿元的“脉络宁”利润中划出较多的发展生产的资金,真正与...
...2005年起,科技厅联合自治区藏药厂、自治区藏医学院、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等7家单位开展了“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栽培技术研究”项目。 西藏高原是藏医藏药学的发源地,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有藏药植物2584种,动物类药175种...
...药用动植物作为中药产业的原料,是令人担忧。为此,90年代以来,国际保护组织表现出了高度关注。有效的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是关系到中医药学能否持续发展的前提,而保护濒危物种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涉及多部门、多地区以及政策立法、管理体制、经济贸易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