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防湿气_【中医宝典】

...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很容易伤人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热蒸水湿上腾,不断地侵袭身体,而导致生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16.html

湿气呕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指呕吐由于湿气犯胃、胃气失于和降所致。以呕吐,胸脘痞闷,身重而浮为主证。《症因脉治》卷二:“湿气呕吐之证,胸前满闷,头重身重,面目浮肿,呕恶而吐,口不渴,吐多痰涎。”脉多濡弱,或沉滑,苔多白腻或浊腻。治宜化湿和中。身热脉浮者,选人参...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336.htm

湿气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于足趾,由湿热下注或接触湿毒邪气而发。初病足趾间有小水庖,痒甚,经擦破后则流水,局部可有脱屑或结痂。因反复作趾间湿烂,故又称“水溃疮”。脚湿气每易有继发性感染,重证渗出液显着增多,并有特殊臭味,局部皮肤(以足趾屈侧近趾根附近为多见)易擦...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566.htm

湿气的解释_湿气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液体(如水)以比较微小的量散发或凝结并弥散在气体中成为一种看不见的蒸气或是雾;特指大气的水汽 moisture 中医指湿疹、手癣、脚癣等症 eczema 国语辞典 因水分多而蒸發的氣息。 如:「此地溼氣重,小心你的風溼病會發作。」 病名。...

http://hanwen360.com/c/145964.html

湿气论_《医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天气,并及地气。经曰∶风湿之伤人也,气血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寒湿之伤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固,营血涩,卫气去。又曰∶阴受湿气。又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又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是也。夫皮肤、肌肉、经络、筋骨,虽有形质,属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uan/713-9-5.html

湿气论_《医原》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天气,并及地气。经曰∶风湿之伤人也,气血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寒湿之伤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固,营血涩,卫气去。又曰∶阴受湿气。又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又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是也。夫皮肤、肌肉、经络、筋骨,虽有形质,属地,...

http://qihuangzhishu.com/713/21.htm

自测身体湿气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5.html

湿气_《凌临灵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王 湿郁气滞,肝肺不和,咳呛气逆,宜用清泄。米仁 旋复花 路路通 丝瓜络 冬瓜仁 生蛤壳 赤苓 车前草 白杏仁 炒白蒺 通草兼肺热合泻白散。如面黄加茵陈。如胀加莱菔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linlingfang5574/268-64-0.html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炙草 生姜 大枣 附子 白术桂枝附子汤证,而小便利大便硬。此津液大伤,湿气不去,宜于桂枝附子汤去桂枝之疏泄小便,加白术以培土气之津液。因津液即是湿气湿气即是津液,去湿必须养津,而后湿去。湿气之去,全要气行,津伤则气不行,湿气故不能去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417.htm

春雨纷纷谨防湿邪_春季养生_【中医宝典】

...一定湿度的空气本是正常空气,也是正常人所需要的。理论上说,“湿”应出现在长夏(夏秋之际)。夏秋之交,天热下降,地湿氤氲熏蒸,水汽上腾,到处充斥着潮湿。我国许多地区清明节前后湿气来得非常重,需要提防湿气致病。 专家说,过于干燥的空气对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161.html

共找到4,2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