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补中益气汤。内伤色欲,阴虚发热,便硬能食者,滋阴降火汤、加味逍遥散、清骨散。内伤思虑,神昏恍惚,眼烧者,归脾汤、茯神汤。生冷郁遏四肢甚。内伤生冷,郁遏阳气及脾虚伏火,只手足心热,肌肤不甚热,自汗不食者,火郁汤。昼热口淡是阳虚,凡饥饱劳役...
...定,而睡醒后神安气和而愈。屡用屡验。乃引热毒从小便出也。大无比散 治热毒大甚,惊狂谵语引饮,豆疮红紫黑陷。桂府滑石(飞过,六两) 粉草(一两) 辰砂(飞,三钱) 雄黄(飞,一钱)上末,每三五岁服一钱,十岁服二钱。发热之初用败毒散调下亦能稀豆...
...五十八) 治阴疽漫肿不红,坚硬木痛或不痛,及筋挛骨痛,一切阴寒凝滞冷证。草乌(二两) 南星 独活(去节) 香白芷 野狼毒(各一两)上为细末,葱汁调涂。冲和散(五十九) 一名阴阳散,治阳中有阴之证,初起不甚大肿,微红微疼,发热,积日不消。紫荆皮...
...服。柴胡通经汤 治小儿项侧有核,坚而不溃,名曰马刀。柴胡 归尾 桔梗 生甘草 连翘 三棱 鼠粘子 黄芩 黄连(各五分)红花(少许)上咀,水二盏煎一盏,食后稍热服。白花蛇散 治九漏瘰 ,发于项颈之间,憎寒发热,或痛或不痛。白花蛇(酒浸软,去皮...
...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约72%的病人体温超过37℃,41% 高于38℃。术后发热一般不一定表示伴发感染。非感染性发热通常比感染性发热来得早(分别平均在术后1.4和2.7日 ) 。...
... 黑栀仁 上拣参 石菖蒲 炙甘草灯芯为引,水煎服。安神丸 治证同前。真吐黄(五分) 正雅连(炒,三钱) 当归身 黑栀仁(各二钱五分)共为细末,以猪心血和匀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五七丸,灯芯汤下清神散火汤 治痘后毒邪未飞,忽然作搐。淮...
...骨蒸久不痊。【用法用量】上药用童便加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血证论》卷七:柴胡清骨散【处方】柴胡9克 青蒿9克 秦艽9克 白芍9克 丹皮9克 地骨皮9克 鳖甲9克 知母9克 黄芩6克 甘草3克 童便少许...
...苔少,脉细数。西医诊断:手足皲裂。中医诊断:皲裂疮。证属:阴液不足,虚热内生,熏蒸肌肤,肌肤失润,而致皲裂。治则:滋阴清虚热,润肤止痒。清骨散加减:银柴胡9克,胡黄连9克,秦艽9克,鳖甲12克,地骨皮12克,知母12克,生地黄30克,玄参...
...宜补中益气汤。内伤色欲,阴虚发热,便硬能食者,滋阴降火汤、加味逍遥散、清骨散。内伤思虑,神昏恍惚,眼烧者,归脾汤、茯神汤。生冷郁遏四肢甚。内伤生冷,郁遏阳气及脾虚伏火,只手足心热,肌肤不甚热,自汗不食者,火郁汤。昼热口淡是阳虚,凡饥饱劳役...
...。及虚胀乳食不进。四君子汤加黄 、藿香、诃子肉、橘皮、桔梗、木香。为散。每服三四钱。加姜、枣煎服。外台茯苓饮 治胸中停痰。宿水吐后。虚满不食。四君子汤去甘草。加枳实、橘皮、生姜。惺惺散(局方) 治小儿伤寒。发热咳嗽。四君子汤加桔梗、细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