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_《中药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药物,称为清热清热药都是药性寒凉,主要用于热病高热、痢疾、痈肿疮毒、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呈现各种里热证候、即是《内经》所说「热者寒之」意义。为了方便掌握本章各种清热特点,现根据各专长,再分为下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xue/69-2-2.html

清热燥湿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清热燥湿性味多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症候,如心烦口苦、小便短赤、泄泻、痢疾、黄疸、关节肿痛、耳肿疼痛流脓等病症。本节中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等,亦为常用泻火解毒药,宜互相参证。清热燥湿一般不适用于津液...

http://qihuangzhishu.com/69/131.htm

清热应用注意事项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一、清热品种繁多,性能各异,在应用时必须根据热证类型及邪热所在部位,选则相适应清热进行治疗。二、清热又必须根据兼夹病症予以适当配伍,如表邪未尽里热又盛,可配解表要同用;湿热者可配利水渗湿;热盛里实者可配攻下;热盛动风者,可配...

http://qihuangzhishu.com/69/146.htm

夏食清热去火_【中医宝典】

...服食。提议食用次数:每日1剂,连续5至7天。可消热宣肺,化痰平喘。麻黄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病毒等作用。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泄火,是中医温热疾病常用药物,对各种原因引起高热不退、大热烦渴有较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990.html

清热凉血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清热凉血,常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血热发斑疹及温热病邪入营血、热甚心烦、舌绛神昏等症。热邪入于营分、血分,往往伤阴耗液。本节药物中,如鲜生地、玄参等兼有养阴滋液作用,故在热病伤阴时,应用此类药物有标本兼顾之效。清热凉血,一般适用...

http://qihuangzhishu.com/69/71.htm

清热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药物,称为清热清热药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明目、清虚热等功效。主要用于各种里热证候。根据清热主要性能,大体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蓟、清热凉血清热明目清热燥湿、清虚热等六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82/31.htm

清热_《中医眼科备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寒之品,麦门冬苦寒之性逊于知母,相须为用,共奏清热养阴之功。二者皆入肺,尤长于清热润肺,常用于肺经燥热目病,如疱性结膜炎、浅层巩膜炎、表层点状角膜炎等病。在治疗阴虚火旺内、外眼病时,亦常用此对,以伴眼内干涩者尤宜。(2)知母、贝母即二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11-2.html

中药有无副作用_【中医宝典】

...当其他病需要服苦寒时,如果不顾忌脾胃,也许待其他病痊愈之时,而胃痛却复发了,这也可以说是中药副作用。所以说,中药不合理使用是可以产生副作用,但只要掌握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精髓,科学合理使用中药,中药副作用是可以大大地降低甚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480.html

成人服用儿童副作用专家称并非人人有效_【中医宝典】

...药物是在成人剂量基础上减量给,因此,成人也可以加量使用儿童药物。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处处长梅旭辉认为,成人吃儿童在临床上是允许,国家没有原则上限制。一些成人认为服用儿童副作用小,只是一种“心理暗示”。 专家认为,儿童药物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061.html

夏季祛暑清热粥数款_【中医宝典】

...炎炎夏日,暑热闷湿,多数人常感不适,食欲减退。现介绍几种祛暑清热粥供参考。 梨粥 将梨子3个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捞去梨渣,加入大米适量,煮烂成粥,趁热食用可治小儿风热、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头昏等症。 冬瓜粥 将冬瓜500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528.html

共找到914,2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