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建中汤”,主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等病。孙思邈组方原则尊古而不泥,继承而又善于发展。因此,清代医家张璐曾说“不读金匮方无以知千金之法源,不谈千金方何以广金匮之变法。”(三)结合临床,创制新方隋唐医家结合自己经验创制了大量有效新方,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61.htm

妇产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学分科仍设妇人科。清代妇产科发展主要成就是积累了丰富经验,出现了多种门类优秀妇产科著作,它们代表了当时妇产科学发展水平。清代综合性妇产科著作。其中《妇科心法要决》是乾隆年间,吴谦等奉政府之命所编辑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89.htm

金元医学争鸣创新评价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联系,加之《局方》盛行以来,喜温好补,处方十分机械,使得前朝医学发展只有量增加,很少有质突破。到金元,由于各类疾病多发,而旧有理论指导下方法,难以适应社会实际需要。在这种矛盾十分突出情况,金元诸医家本着“改世俗谬说”之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1.htm

清代前中期药物学与方剂学进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后续性著作中,成就最大无疑是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一成中写过大量有关医药方面著作,其中《升降秘要》和《药性玄解》是介绍炼丹方法,实际上是研究制药化学专著;《本草话》是辨别药物真伪和产地专著;《花药卜名录》专载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5.html

中医发展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中医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钱乙 抢救中医大师带徒 秦汉时期医学 清代军事医学 清代医学成就 清代前中期医学 清代少数民族医学 清代药物学与方剂学进展 清代医家传记 清代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 清代医学著作 清代中外医药交流 人痘接种术发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fazhan-727-1.html

近代中医医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影响,除在其原有体系中不断进步,产生一批著名医家与医著外,同时开始吸收西方医学长处,融于传统骨伤科医学体系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一、传统中医骨伤科进步近代中医骨伤科理论发展,以唐宗海倡导治骨伤血证止血补气,祛瘀生血和消瘀定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4.html

中医医案学历史与成就_【中医宝典】

...余听鸿《外医案汇编》则是集陈学山、叶天士、薛生白、缪遵义、徐灵胎等名家医案为一书。这种类案著作使医案研究朝着专题方向发展,本人认为这种研究方法似乎更容易深入和突破。 以上可以看出清代医案专著空前繁富,众多医家不仅对医案规范化书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1.html

呼吸系统疾病思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当以辨证论治为主,结合辨病论治,才能免于本末倒置。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整体观念对诊疗疾病指导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等利用整体观念指导临床记载,但在呼吸系统疾病过程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03.html

内科杂病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了祖国医学温养补虚治疗脾胃和肾命疾病临床经验。(二)具体病证认识与水平进展中风医家姜礼在系统研究历代医家有关论述基础上,对中风有相当明确见解。主张应从中风内在病变来考虑这一问题,不能胶固在“风之一字”命名上纠缠不清。认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88.htm

明代临床医学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争,这种学术争鸣对内科杂病学术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其二,内科杂病学家们在上更为重视辨证论治理论运用,使内科杂病辨证沦治水平较以前明显提高,其三,不少医家对内科杂病诊治总结与医著空前增多,并能对实践发挥切实指导作用。明代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7.html

共找到914,7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