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论治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治中消,黄连猪肚丸。中消后,胃热传肾,消烁脂液,腿细足痿者,白茯苓丸。下消渴饮,溺如膏油者,治宜摄固,元菟丸、秘元煎。肾消虚涩者,通摄兼施,双补丸。肾消淋浊有火者,补而兼泻,六味丸加知、柏,或大补地黄丸。淋浊无火者,补而兼摄,下左饮,或大补...

http://qihuangzhishu.com/592/175.htm

吴大柱史安节公脾肺二经有痰火中焦有湿热流于膀胱为淋浊_《孙文垣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大柱史安节公,脾肺二经有痰火,中焦有湿热,流于膀胱为淋浊,溲之前作痛,小便了而不了,脉左寸短弱,关弦大,右寸关滑,两尺洪大,六部皆数。法当先清上中二焦痰火,然后提清降浊,庶日后筋骨无疼痛之患。先与萆 厘清饮加山栀、黄柏、滑石服之,淋浊减半...

http://qihuangzhishu.com/668/385.htm

郁证从五脏论治新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编者按:《内经》对郁证的认识有三郁、五郁、六郁、情志之郁等,主要从五脏论治郁证。本文作者认为郁证病机,无非是五脏气机阻滞不畅、气血津液运行紊乱而致,所以要从五脏气机失调这个角度认识郁证。作者对《内经》郁证从五脏论治有新的认识,根据五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33.html

关于中医的辩证论治_【中医宝典】

...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所谓“论治”又叫施治,则是根据辩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辩证是决定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6.html

《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 附方 疝气脉案 淋浊论治 淋症脉候 浊症脉候 附方 淋浊脉案 遗泄论治 遗泄脉候 附方 遗泄脉案 阳痿论治 附方 蓄血论治 附方 溺血论治 附方 便血论治 附方 便血脉案 二便不通论治 大便不通脉候 附方 大便不通脉案 小便不通脉案 闭癃...

http://qihuangzhishu.com/592/index.htm

《类证治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治 附方 腰脊腿足痛论治 附方 腰足痛脉案 身痛论治 身痛脉候 附方 卷之七 肠鸣论治 附方 大小肠痈论治 肠痈脉候 附方 肠痈脉案 疝气论治 疝气脉候 附方 疝气脉案 淋浊论治 淋症脉候 浊症脉候 附方 淋浊脉案 遗泄论治 遗泄脉候 附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zhengzhicai/index.html

晁恩祥从风论治呼吸系统疾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风论治 哮喘病的治疗,历代多遵丹溪的“凡久喘之证,未发宜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旨。晁恩祥根据多年的临床症状学观察及反复验证,提出了从风论治哮病的学说,总结了一系列风邪为患的症候学特点,补充了“风哮”证型;指出风邪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100.html

淋浊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溺之赤色者,有带血而赤者。若见鲜血,则当从血证门溺血条下治之。若溺之黄赤者,此固多有火证,然必赤而痛涩,及别有火脉火证,方可以火证赤浊论治。若或以劳倦过伤,或以久病,或以酒色耗伤真阴,或以素服清凉等药,愈服愈赤,愈见短少,而且无痛涩等证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24/191.htm

淋浊_《校注医醇剩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湿热内蕴,移于下焦,小溲混浊作痛,牡丹皮汤主之。牡丹皮汤(自制)丹皮(二钱) 赤芍(一钱) 木通(一钱) 萆 (二钱) 花粉(二钱)瞿麦(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车前(二钱) 甘草(四分) 苡仁(一两煎汤代水)虚体夹湿,淋浊不痛,加味三...

http://qihuangzhishu.com/722/37.htm

性病_《女科宝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性病指以主要通过不洁性交而感染,发生于外生殖器部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本节着重介绍淋浊、梅毒、软性下疳、尖锐湿疣、阴虱、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性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不洁性交,以至湿热邪毒之气乘机侵袭,导致机体正气亏虚,气血失和,发而为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nvkebaojian/1089-6-0.html

共找到4,6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