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流腮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以往国内多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需要双份血清,且敏感性较差,另外流腮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在上述两种检测方法中存在有部分免疫交叉反应。近年来已证实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作为流腮...
...有人报道为保护体弱儿童免患流腮,用恢复期成人血清进行预防有效。从得过本病的人血提取γ球蛋白,在接触病后5天内注射,不仅可使幼儿被动免疫,而且可防止青春期发病的流腮男孩免患睾丸炎。若用一般胎盘球蛋白或人血球蛋白,有人认为在接触流腮患者7天内...
...为确定流腮病原,如散发流行病例,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有睾丸炎或脑膜炎等并发症时,常需留取病毒分离标本。 流腮病毒的分离成功,与标本采集早晚直接有关。一般采用急性早期患者的唾液、尿或脑脊液的分离率较高;从血、腮腺或其它组织中分离到的机会...
...流腮病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是除唾液腺外最常见的。多见于儿童,因小儿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差,故发病率高。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以脑膜炎最为多见。在不同流行中其发病率为11%一100%。一般认为只要作...
...流腮并发脑膜脑炎较为常见,也可并发脑脊髓炎、面神经麻痹,但并发瘫痪者甚少见。国内1988年报告l例流腮并发横横断性脊髓炎,引起可逆性截瘫,其特点如下。 14岁少女,在当地流腮流行,其姐弟4人先后发病的情况下亦染上流腮;在发热、两侧腮腺肿大...
...流腮脑炎绝大多数临床经过良好,病死率约为0.2%一0.3%。部分患者可有后遗症,以致终身残废。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儿童医院传染科对158例流腮脑炎念者经0.5—7年不等的随访,发现有轻重不等的后遗症表现者共35例(22.15%)。...
...化脓性腮腺炎与流腮均表现为发热及腮腺肿大,故临床上要注意两病的鉴别,其鉴别要点简要介绍于下。 (1)病原:化脓性腮腺炎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腮腺化脓性炎症。常见病原菌有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球菌等;偶可见厌氧菌。而流腮为流腮病毒感染引起。 ...
...人类对流腮病毒有普遍的感受性,在一次感染后,或通过隐性感染及一些腮腺不肿胀,仅见有并发症(脑炎或睾丸炎)的病例,都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一生中只患一次流腮。临床上大约有2%一4%的人可再次罹患急性腮腺炎,这些人中部分人是前面...
...由于流腮预后良好,且一般认为无特效治疗,故对流腮的治疗和休息多不够重视,其实及早治疗和休息对减少流腮的多脏器损害是有益的,可减轻患者痛苦,故当患流腮后,应对以下几方面予以注意。 (1)适当休息:适当卧床休息,可使病情得到顺利恢复并减少其它...
...核酸的合成。 流腮病毒形态结构与副流感病毒十分相似,系核糖核酸型。本病毒很少变异。病毒唑抑制流腮病毒活性,其三磷酸盐对其病毒依赖性核糖核酸多聚酶也有作用,并可抑制敏感株及病毒特异多肽的合成。 太原市院曾报告应用病毒唑治疗流腮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