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的特色疗法——泻下疗法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概述】 藏医泻下法是服用具有下泻功效的方剂将脏腑病邪排出体外,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嫁吐蕃王赤德祖赞时带去很多汉族的 医学书籍,后被编译成《月王诊》,此书是现存最早的藏医书籍。书中专章讲述泻下疗法。公元8世纪...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51.html

泻下禁例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泻下禁例即不宜使用泻下法的情况。 【泻下禁例】 有下列情况时,不宜使用泻下法: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老年血虚肠燥的;新产妇血虚大便秘的;病后津液损耗而大便秘的;大失血的病人;热邪在里,大便秘结,成为可下的证候,但病人脐部上下左右有动气;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48.html

下法(泻下、攻下、通里、通下)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运用有泻下或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一类治法。分为寒下、温下、润下等。泻下中除润下较和缓之外,其余各类都较峻烈,年老及体弱者恨用,孕妇和月经期勿用。没有实结症状的勿轻用。肠伤塞不用玫下法,以免引起肠...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afa_xiexiagongxiatonglitongxia-2649.html

泻下禁例_方药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有下列情况时,不宜使用泻下法: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老年血虚肠燥的;新产妇血虚大便秘的;病后津液损耗而大便秘的;大失血的病人;热邪在里,大便秘结,成为可下的证候,但病人脐部上下左右有动气;脉微弱或浮大而按之无力或脉迟的;气喘而胸部胀满的;欲...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exiajinli-670.html

泻下勿嫌早——小儿外感发热治疗体会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早期治疗就宜表里双解。 泻下即是因势利导,清泄胃腑积热,导热从大便外泄。肺与大肠相表里,泻下之法,有畅下疏上之功。泻下既可消除胃腑积热,又有利于肺气的宣降肃发。因此小儿发热使用泻下法,宜尽早使用。但婴幼儿毕竟脏腑娇嫩,因此泻下要适当佐用,且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986.html

下法(泻下、攻下、通里、通下)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是运用有泻下或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一类治法。分为寒下、温下、润下等。泻下中除润下较和缓之外,其余各类都较峻烈,年老及体弱者恨用,孕妇和月经期勿用。没有实结症状的勿轻用。肠伤塞不用玫下法,以免引起肠...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480.htm

中医治疗泻下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鼠李 细叶桉叶 血桐 野花生 针砂 震天雷 中药主治:泻下 巴豆(图) 白矾(图) 白花蛇(图) 白胶 白芍(图) 槟榔(图) 草决明 蟾蜍(图) 川黄柏 刺天茄 大黄(图) 防己(图) 番瓜子 茯苓(图) 甘遂(图) 栝楼(图) 汉防己 ...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xiexia.html

泻下禁例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有下列情况时,不宜使用泻下法: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老年血虚肠燥的;新产妇血虚大便秘的;病后津液损耗而大便秘的;大失血的病人;热邪在里,大便秘结,成为可下的证候,但病人脐部上下左右有动气;脉微弱或浮大而按之无力或脉迟的;气喘而胸部胀满的;欲...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619.htm

泻下热积用大黄_【中医宝典】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都多少懂些医理,以此作为修身养性,侍奉父母的基础。 有一个刺史姓万,他平时就以自己懂医为荣。一次,他吃了不少螃蟹,因担心蟹肉性寒致病,所以自己服了些理中汤(由大黄的猛烈之性。服了两次之后,即泻下热积而病愈。 摘自:医药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48.html

中医治法之泻下法?_【中医宝典】

...法 下法,也称泻下法,是运用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大便,以达到攻遂体内食、痰、血、湿、水等结聚目的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就是指此法。即谓病位在中下焦之有形者,可以因势利导,逐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40.html

共找到113,0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