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做法和体会。 双向沟通,求同存异 首先应互相摸清各自的治学经历,专业特长,老师则重在了解继承对象的中医立场观点,思想认识,学术理论,在相知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教与学的统一体,因材施教。 鉴于继承人有的已是优秀的高级中医人才,有他们自己固有的...
...1.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
...自《内经》《难经》奠基,中医药学的理论即有依据。古之学医者,必先从典籍入手,故学者颇着力于《内》《难》的注、释、训诂等工作。浙江,历代文人从医者众,并有较多儒医,所以就自然地形成了“医经学派”。据现存文献可证者,宋元时有王宗正的《难经疏义...
...博学笃行 业精于专——记名老中医郭诚杰教授的治学方法□ 张卫华 李芳琴 郭新荣 陕西中医学院郭诚杰教授1950年即悬壶济世。1959年留任陕西中医学院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具有坚实的中医、针灸理论和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针药...
...曰:齊方勤我,棄德不祥。《註》勤我,言齊恤鄭難也。《前漢·司馬相如傳》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 又《揚子·法言》民有三勤。《註》勤,苦也。 又《韻補》叶渠焉切,音乾。《鄭曼贈陸雲詩》垂龔之會,匪言不宣。嗟我懷人,斯恩斯勤。 又通作廑。《前漢·...
...山东省卫生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一 博采众长 探索创新 程教授非常善于学习,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他虽已临证治病35载,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为了中医学术的发展,温故而知新,执着探索求实。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没有牢固的...
...自《内经》《研经言》为莫氏研究古典医著之心得,全书150篇,内容丰富,辑众说,考文义,校经文,融识见,订证释名,从源及流,成书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存有莫氏藏本,以及1916年、1937年的刊本。是学习经典医籍的参考读物。 “医经...
...阴阳,庞大的中医理论作为基础,浓缩的中医精华用于治疗。实践证明,三国时期的“膏摩疗法”,现在继承发明的《中医内病外治学》,均为中医学外治法。《中医内病外治学》以任督二脉,膀胱经为主治经络。这三条经基本包揽了人体脏腑疾病的治疗穴位。各治疗穴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作用”等课题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中医发展史上“重经轻络”,络病理论体系始终没有系统建立。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支持下,以吴以岭教授为首的专家经过20多年的钻研和攻关,在古人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络病理论,...
...药、处方、别药。用现代的话来说,分析和诊断疾病、决定治疗方法与步骤、中药的剂型与使用方法、方剂的配伍与应用、对中药的认识和理论以及新的发现(这些认识、理解和发现应以中医理论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五个方面是决定疗效的关键。由于中医科研的目的在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