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泛指长江以南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国语辞典 長江以南的地...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结合分会肿瘤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从医39年,祖传中医第7代,家学以中医内科、妇科见长。熟读中医经典著作,对运用《金匮要略》所载治法方药治疗肿瘤有独特见解,擅长应用中西两法治疗...
...作者:(宋)龙衮,陈尚君 补遗江南野史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逸文...
...徐仲才(1911-1991年),上海市人。上海中医学院内儿科教授,主任中医师。幼承家学,尽得其父儿科名家徐小圃之传,又师事名医祝味菊研习中医内科。解放前担任神州国医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后曾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学院附属...
...现在的医术,完全可以独立行医,你的水平甚至已经超过了江南名医叶天士。他闻得此言,连忙伏地叩首,告诉老和尚自己就是叶天士,老和尚感动不已。就这样,叶天士先后拜了17位老师,终成医界骄子,他的谦恭诚恳,也成了后世的习医者学习效仿的典范。叶天士与...
...陈筱宝墨迹"/>陈筱宝 (1873~1937), 字丽生。浙江海盐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陈耀宗原在家乡行医,后因太平军兴,迁居上海,佳南市三牌楼72号,仍操旧业。陈筱宝六岁计读私塾,15岁随父学医,秉承家学,复从上海诸香泉先生受业,诸公...
...北京是一座古城,元朝以后医学得到较快发展,名医辈出。晚清至民国,北京曾出现被群众称誉的“四大名医”。 萧龙友(公元1864-1962年)为前清拔贡。精通文史,以文为医,医文并茂;善读书,多批校。曾与孔伯华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培育国医人才。 ...
...费绳甫(1851~1914年)字承祖,禀承家学,和每有独到之处,治病能兼取东垣、丹溪二家之长,治虚劳主清润平稳,养胃阴则主气味甘淡,独树一帜,成为宗派,有“近代一大宗”之称。求诊者日以百计,中年迁沪,以善治危、大、奇、急诸病享誉于时,因...
...万全(1495~1580),又名全仁,字事,号密斋。湖北罗田人。祖籍豫窜(今江西南昌市)。祖父杏城,以幼科闻名乡里。父菊轩,因兵荒定居罗田大河岸,以幼科名,“远近闻而颂之”。万氏因科举失意,乃矢志医学。万氏广纳前人经验,继承家学,着书立说...
...明代医生。字应泉,江苏吴县人。其父刘维祥亦名医,嘉孙继承家学,亦为当代名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