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七 淹水、叶榆、夷、油水、澧水、沅水、泿_《水经注》

...自然恭肃矣。 又东过夷道县北,夷又东径虎滩,岸石有虎像,故因以名滩也。夷又东径釜濑,其石大者如釜,小者如刁斗,形色乱真,惟实中耳。夷又东北,丹水注。其百里,出西南望州山,山形竦峻,峰秀甚高。东北白岩壁立,西南小演通行。登其顶平,...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854.html

卷二十六 、巨洋水、淄、汶水、潍、胶水_《水经注》

...溉田,南注荆水。浯又东北流,而注于潍也。 又北过高密县西,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名也。然今世所谓百尺者,盖密水也。水有二,西源出奕山,亦曰鄣日山。山势高峻,隔绝阳曦。晏谟曰:山状鄣日,是有此名。伏琛曰:山上鄣日,故名鄣日山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843.html

·百家姓

...历史来源 出; 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晚出的姓氏之一,据《姓氏五书》云 ; 水是当指水为氏,如河氏,淮氏,湖氏之类。清代浙江鄞县多水氏。或为丘氏所改。 家族名人 共工氏 古代神话中人物,自称水德,相传为水姓祖。古代官亦称共工。 ...

http://wenxue360.com/guji/2344.html

卷二十七 _《水经注》

...沔出武都沮县东狼谷口,沔一名沮水。阚駰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也。县亦受名焉。 导源南流,泉街水注。水出河池县,东南流,入沮县;会于沔。沔又东南,径沮水戍而东南流,注汉,曰沮口。所谓沔汉者也。《尚书》曰:.冢导漾,东流为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844.html

胀_《四圣心》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水从下升,而推原其本,实自上降,离中阴,水之根也。降于肺胃,肺胃右转,清凉而化浊阴,是降于气分也。肺胃不降,阳分之淫泆而上逆,故脐以上肿。金性喜敛,其收敛而不郁者,阳明胃土降也。土湿胃逆,肺无降路,阳分之,不得下行,阴分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296/90.htm

卷三十六 青衣、桓水、若、沫、延江水、存水、温水_《水经注》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也。 县故青衣羌国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来归。汉武帝天汉四年,罢沈黎郡,分两部都尉,一治青衣,主汉民。公孙述有蜀也,青衣不服,世祖嘉,建武十九年以为郡。安帝延光元年,置...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853.html

卷二十八 _《水经注》

...出蔡阳,东入淮。今于此城南,更无别,惟是可以当。川流西注,苦其不东,且淮阻碍,山河无相入理,盖应氏误耳。洞又西南流注于沔。又东过中庐县东,维自房陵县维山东流注 县,即春秋庐戎之国也。县故城南,有出西山。山有石穴出马,...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845.html

卷十一 易水、滱_《水经注》

...与滹沱合。《史记》,苏秦曰:燕长城以北,易水以南。正谓此水也。是以班固、阚駰徒,咸以斯谓之南易。 又东过泉州县南,东入于海。 《经》书所历,沿次注海也。 滱出代郡灵丘县高氏山,即沤夷水也,出县西北高氏山。《山海经》曰:高氏山,...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828.html

卷十五 洛水、伊水、瀍、涧水_《水经注》

...所谓导洛自熊耳。《博物志》曰:洛出熊耳,盖开其者是也。东北过卢氏县南,洛水径隖渠关北,隖渠水南出隖渠山,即荀渠山也。其两分,川流半解,一西北流,屈而东北,入于洛。《山海经》曰:熊耳山,浮豪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也。荀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832.html

卷二十三 阴沟、汳、获_《水经注》

...变名矣。故《经》云:阴沟出蒗渠也。 东南至沛为 阴沟始乱蒗,终别于沙,而水出焉。水受沙于扶沟县。许慎又曰:水首受淮阳扶沟县蒗渠,不得至沛,方为也。《尔雅》曰:为洵。郭景纯曰:大水泆为小水也。吕忱曰:洵,水也。水径大扶城西。城东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840.html

共找到859,0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