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早先来自ASCOT降脂分支和降压分支研究的观察结果,提示联合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可带来更显著的临床益处,两者联用时,“至少在减少心脏病发作上具有累加作用”。他强调,单独使用降压药可能不足以帮助高血压患者...
...胺碘酮与β阻滞剂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埋藏式心脏除颤器引起的电击,这是加拿大学者近日发表在JAMA (2006,295:165)上的一项研究结果。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通过发出高压电流电击终止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减少病人因持续室...
...波生坦(bosentan)是一种特异性、竞争性的双重内皮素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血管压力,阻止心脏和血管增生,减轻肺纤维化和炎症,临床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作用机制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罕见的严重渐进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肺部血管系统血压异常高...
...-1 β受体阻断药比较表(摘自新药与临床 1986;5:143)药物名称普萘洛尔噻吗洛儿吲哚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拉贝洛尔纳多洛尔分布系数(辛醇/水)5.930.30.12<0.020.1811.50.066阻断β受体的作用强度①...
...亢进症等。二、β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临床应用的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是含有右旋多巴酚丁胺和左旋多巴酚丁胺的消旋体。前者阻断α1受体,后者激动α1受体。两者都激动β受体,但前者激动β受体作用为后者的10倍,消旋多巴酚丁胺的作用是...
...同事共同完成了12项大规模的有关两类药物随机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这些试验为期至少12周;其中7项有关ACE抑制剂的研究共征集了14572例患者,5项有关β-受体阻滞剂的研究共征集患者12727例。研究人员分别对人群数据和个体数据进行了...
...发作,引起心肌梗塞或突然死亡,可能是长期用药后β受体数量增加(向上调节),而突然停药时对内源性儿茶酚胺的反应有所增强所致。长期应用后对血脂也有影响,本类药物禁用于血脂异常的患者。合用普萘洛尔和硝酸甘油可相互取长补短,如普萘洛尔可取消硝酸甘油所...
...的“套餐疗法”演变为“序餐疗法”(三阶梯疗法),而今更注重“自助餐疗法”。 所谓“自助餐疗法”,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高血压防治联盟于1000年公布的指南,将目前经常使用的6大类抗高血压药,即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
...【化学】从化学结构上看,β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有下述基本结构:一端为带异丙基的仲胺,另端的芳香环可以是一个或两个苯环也可以是一杂环。前者似与β受体的亲和力有关;后者可能决定其结合后发挥激动作用还是拮抗作用。...
...普萘洛尔能降低血压,同量静脉注射却无效。与之相反的证据是,不能进入中枢的β阻断药,却有降压作用。因此中枢β受体在血压调节中的意义,尚待阐明。β受体阻断药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可能在某种病情发展中某一机制起主导作用,而在另种病情过程中,另一机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