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斋曰∶胃脉挟口,绕承浆,鼻准属脾土,鼻孔属肺金,此胃虚肺损,为气脱血死之证,急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亦有得生者。慎斋按∶以上二条,序产后有鼻衄之证也。鼻衄本非死证,产后犯此,或恶露不下,虚火载血上行,溢出鼻窍,不循经度,肺胃已受火热,故...
..."气随津脱"之病证。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血在功能上存在着差别,但气和血之间又存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母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气化功能。营气和...
...晕而绝者;又某产后忽一呵欠,即张口气绝者,即此脱证是也。复有妄人,不知脱证为何事,不识人参为何物,而从中阻挠,不令服参而毙者,亦不知凡几!死者有知,能无抱九京之恸乎!血晕证,本由气虚,一时昏晕,然血壅痰盛者,亦或有之。如果形气脉气俱有余,...
...病证名。血液脱失之证。又称血脱。《素问·平人气象论》:“臂多青脉,曰脱血。”“安卧脉盛,谓之脱血。”《类经·色脉类》:“血脱则气去,气去则寒凝,凝泣则青黑,故臂见青色,言臂则他可知矣。”“凡脉盛者邪必盛,邪盛者卧必不安。今脉盛而卧安,知非...
...产时胎胞既下,气血俱去,忽尔眼黑头眩,神昏口噤,昏不知人。古人多云恶露乘虚上攻,故致血晕。不知此证有二∶曰血晕、曰气脱也。若以气脱作血晕,而用辛香逐血化痰等剂,则立刻毙矣,不可不慎也。一气脱证,产时血既大行,则血去气亦去,多致昏晕不省。微...
...多指气虚下陷而致子宫出血的病理而言。因血随气行,气陷则血郁于下,或血从下溢。常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多,或连续不断,面色苍白,精神疲乏,舌淡苔少,脉虚数或沉细无力等。 ...
...病证名。阴血亏损脱失之证。出《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又名脱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脱血,冲脉病也。《灵枢经》曰,冲脉为血之海。血海不足,则身少血色,面无精光。是名血脱。”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思虑、劳倦、房室、...
...气载于血,气随血脱之故。心脱先兆症以大量出汗、汗出发凉及烦躁为信号。阻截治则 强心益气,方用独参汤(野台参、生晒参)及生脉散加龙骨、牡蛎、山萸肉,心阳虚者加附子。心脱常见于现代医学大汗后虚脱及出血性虚脱等急症。亡心阳为心脱重证,主要见证为面...
...病因病理学名词。亦称气随血脱。血为气之载体,出血过多,气失所依,导致阳气虚脱。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亡阳、脉微欲绝等症。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治疗时根据血脱先益气的原则,急宜补气以固脱,用独参汤之类。...
..."气随津脱"之病证。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血在功能上存在着差别,但气和血之间又存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母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气化功能。营气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