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论争改良:晚清中西医之浮沉--百年中医沉浮录①_【中医宝典】

...陈定泰之孙陈珍阁又亲往南洋新加坡,进入皇家大医院正式学习西医三年,回国后写成《医纲总枢》,更加系统地介绍了西医的生理、病理临床知识,并中医的治疗结合。 在此期间,以1850年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用中文写成的《全体新论》为开端,陆陆续续有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640.html

中医百年复兴路(下)_【中医宝典】

...歧视、限制中医的错误行为。毛泽东这个举措,让国人为之震惊。 政府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等权威报刊,号召西医学习中医,积极推动中医进入西医医院工作,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种严重疾病;提倡研究中医学术,成立中医研究院;创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195.html

中西医结合产生的社会背景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全国范围抽调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及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西医师参加。对学习成绩优良的还颁发奖状、奖章,以示鼓励,1958年,卫生部直属中医研究院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毕业后,卫生部向党中央呈送该班的总结报告。党中央、毛泽东同志为此专门发文作了指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6.html

中西医结合产生的社会背景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全国范围抽调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及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西医师参加。对学习成绩优良的还颁发奖状、奖章,以示鼓励,1958年,卫生部直属中医研究院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毕业后,卫生部向党中央呈送该班的总结报告。党中央、毛泽东同志为此专门发文作了指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58.htm

浅论中西医的研究对象方法_【中医宝典】

...整体思维和方法论上有其优越性,但在分析还原层次上又有明显不足。西医则相反,重视分析还原而易忽略整体。因此,必须把中西医学的研究对象更加具体化,方能使人更好地了解中医学和西医学。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最基本的观念之一。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而“证”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40.html

中医中药处境尴尬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骗子”的帽子,几乎是中医的致命一击。民国政府更视中医为糟粕,如果不是民众的激烈抗议,《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几乎付诸实施。1949年以后,毛泽东在中西医的争论中一语定音“中西医结合”,中医方得半条生路。今天,关于中医存废的争论始终...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78.html

中医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_【中医宝典】

...□ 曹正逵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四月的井冈山,松排秀峰千重翠,竹盖宝山一片绿。我有幸受派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短短的10天,匆匆而过,但课堂上之所听、考察中之所见、访谈中之所闻,特别是以毛泽东、朱德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312.html

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思考_【中医宝典】

...从它发展的前瞻性、符合时代趋势等方面进一步地研究和论证扶持中医发展的必要性和动力。 对这几个问题我谈谈个人看法#e# 对这几个问题我谈谈个人看法: 关于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政策的提出,其初衷是要组织西医学习中医,塑造一支热心于中西医结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110.html

中医百年存废论争_【中医宝典】

...规定不许中医进医院;要进医院,必须学习西医知识包括解剖学等等。同时设立了中医进修学校,让中医学习西医学习解剖学。因为政府和毛泽东大力扶持中医,最终卫生部两位副部长王斌和贺诚被撤职。但同时,“中西医结合”的说法开始兴起,并引起废存双方新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22.html

中医在两岸不同命运之由来_【中医宝典】

...国共长期斗争的现实,以及毛泽东的个人经验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一,装备及资源处于不对称劣势的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伤病人员无法依赖西医系统的医疗药品,可以就地取材的中医、中药成了最好的凭借。第二,毛泽东个人的关节炎问题,久服西药无效,就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66.html

共找到515,8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