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文字至文章-出自文学史纲要_【鲁迅全集】

...。盖即此义。然后来不用,但书文章,今通称文学。 刘勰虽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而晋宋以来,文笔之辨又甚峻。其即云,“今常言:有文有笔。 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萧绎〔18〕所诠,尤为昭晰,曰: “今之门徒,转相师受...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05.html

卷三 武帝_读通鉴论

...其容恝弃哉!武帝平瓯、闽,开南越,于今为文教郡邑。而宋置河朔、燕、云之民,画塘水三关以绝,使渐染夷风,于是天地文明气日移而南,天且歆功而厌宋偷矣。安挟私以讦武帝,言虽辩,明者所弗听也。 〖四〗 言有迹近而实异者,不可不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375.html

关于废止教育纲要的签注-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关于废止教育纲要的签注〔1〕 教育纲要虽不过行政首领对于教育政见,然所列三项〔2〕,均已现为事实,见于明令,此后分别修改,其余另定办法;〔3〕在理论上言之,固已无形废弃,然此惟在通都大邑,明达者多,始能有此结果。而乡曲教师,於...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18.html

朱子和鲁迅对司马迁的评价_历史学家_【文学360】

...朱子语类的〈历代一〉讲:“司马迁才高,识亦高,但粗率。” 鲁迅文学史纲要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离骚”。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97.html

妙言要道的解释_妙言要道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枚乘七发:“今太子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宜听~,以疏神导体。 ◎鲁迅文学史纲要·藩国文术 联合式;作宾语;指精到的言论,中肯的道理...

http://hanwen360.com/cy/90255.html

梅令格的〈关于文学史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梅令格的〈关于文学史译者附记〔1〕 这一篇Barin女士的来稿,对于中国的读者,也是很有益处的。全集的出版处,已见于本文的第一段注中〔2〕,兹不赘。 日本文的译本,据译者所知道,则有唯物史观,冈口宗司〔3〕译;关于文学史的有两种...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38.html

以类相从的解释_以类相从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指按其类别各相归属。 荀子·正论:“故象刑殆非生于治古,并起于乱今也。治古不然,凡爵列、官职、赏庆、刑罚皆报也,以类相从者也。” 又分造词赋,~,或称大山,或称小山,其义犹大雅小雅也。 ◎鲁迅文学史纲要第八篇...

http://hanwen360.com/cy/11365.html

口耳相传的解释_口耳相传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鲁迅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主谓式;作宾语;指口头传授...

http://hanwen360.com/cy/107836.html

卷十六 武帝_读通鉴论

...邪?其凶也,时地两得,必背其坦途邪?委巷之人,以此而蹈凶危,追悔弗及矣。繇此言,委巷有卜筮,岂但纳天下于邪乎!抑且陷民于凶危咎悔之涂。而愚民无识,方且走如骛。王者安全天下而迪以贞,故王制以为非杀莫能禁也。 且委巷卜筮背于经典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417.html

信誓旦旦的解释_信誓旦旦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诗经·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鲁迅文学史纲要第十篇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http://hanwen360.com/cy/329395.html

共找到893,00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