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儒门事亲》卷三:“其一伏染,上下左右皆有根,有大脓血,此伏梁义同肚痛。”1972年甘肃武威汉滩坡出土《武威汉代》有“治伏梁裹脓在肠胃之外方”,用大黄、黄芩、芍药...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33.htm

莞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莞"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莞的解释

...n;wǎn 微笑 [smiling] 浙酒二樽,少助待客之需。希莞纳,幸甚。——《金瓶梅》 又如:莞纳(笑纳);莞收(笑着收下) 胃的内腔 [gastral cavity] 寒气在胃莞。——《武威汉代》 另见 guān...

http://hanwen360.com/x/839E.html

针灸文化_中医针灸_【中医宝典】

...明堂图(重绘) 武威汉代 先秦两汉时期针灸特色 现代针灸教育--概述 眼病 腰腿痛 叶赞彤重绘明堂图 邮品上的针灸铜人 余云岫与民国废止中医案 张家山汉简《脉书》《引书》 赵尔康人体经穴模型 针灸保健防病的悠久历史 针灸玻璃人 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jiuwenhua-786-1.html

·百家姓

...。狐鞫居的封邑在续,死后谥为续简子,世称续简伯,他的子孙后代便以其谥号为姓,称简姓。 2、出自耿姓,为三国时蜀国简雍之后所改。简雍本姓耿,幽州人读“耿”与“”同音,遂变为简姓。 3、出自检姓所改。汉代时有句章尉检其明,因避讳而改姓。 ...

http://wenxue360.com/guji/2688.html

脉诊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使用中有效丽记录下来的册籍,目前可以见到的仲景以前的医方中,例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武威汉代》及其他如《流沙坠》中的等,其中就不言脉。仲景以后的医方,例如《千金》、《外台》等书中所收的亦不言脉(言脉的都是仲景书的原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4.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次由政府下令,加以修订,规定为针灸医生的必修课本,并流传到日本等国,对后世中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威汉代》有九枚涉及针灸,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留针时间较长,可达“炊米一升顷”之久,简文共载有三里、肺俞二穴。其泉水,从...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8.htm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五月,西北边境石国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国)等部袭击唐境。当时的武威(今属甘肃)太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将兵三十万出征抵抗。此诗是作者于武威送僚友刘判官(名单)赴军前之作,“碛西”即安西都护府。 1、于海娣 等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0312.html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注释_【古诗文大全】

...①诗题一作“武城春寒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武威:即凉州。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晋昌:即瓜州,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 ②岸雨:一作“片雨”。 ③敝裘(bìqiú)...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5352.html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译文 五月的火焰山行人稀少,看着您骑马迅疾如飞鸟。 都护军营在太白星西边,一声号角就把胡天惊晓。注释 ⑴武威:即凉州,今甘肃武威。判官:官职名,为地方长官的僚属。碛西:即沙漠之西,指安西。行军:指出征的军队。 ⑵火山:即火焰山,在今新疆,...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12767.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形声。从竹,间声。本义:竹简。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 同本义。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 [bamboo slips] 畏此...

http://hanwen360.com/x/7B80.html

共找到69,7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