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联与药名念白_【中医宝典】

...在我国,中药源远流长,中药知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使目不识丁的妇孺也能说出一些药名来。其传播途径有多种,其中戏曲、曲艺、楹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兹撷取一二。 据传后宣宗曾出中药名白头翁求对,国子助教温庭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06.html

李时珍轶事典故

...1、一天,李时珍的大徒弟王广和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王广和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敢相信。人已死矣,再开棺...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86.html

李时珍的著作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是野鸭子,药性不同。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97.html

李时珍生平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李时珍38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83.html

睡硬板床腰突症_【中医宝典】

...软床旁边,加做了一张日收夜放的活动硬板床。 说来奇怪,自从睡硬板床以后,我的腰突症逐渐消失了,以后又注重身体锻炼,每天坚持在体育跑道上倒走一段路。最近去医院拍X光和做CT检查,困扰多年的顽症居然不见了。 原来,人的脊柱从正面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068.html

李时珍_李时珍与锦绣谷之缘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便把它取名睡香。后来睡香之名传及四方,人们争相引种,并视之为祥瑞的征兆,于是改名瑞香李时珍认为,瑞香不仅清利头目,消止火痛,还可急喉风。石耳在庐山以铁船峰多产,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李时珍写道庐山亦多,状如地耳,石耳气味甘,平...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shizhen/425-1-1.html

李时珍贡献

...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尤其是发明这项,主要是李时珍对药物观察、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新发现、新经验,这就更加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85.html

李时珍的故事_李时珍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煎煮。他凑近去看了看,见不过是南方随处可见的旋花,却不知这些车夫煮它有何用?便向他们开口讨教,一个车把式答道:我们这些人常年在外,风里来雨里去,盘骨多半都落下了伤痛。喝点旋花汤,能盘骨病呢。李时珍用心把这种药草的形状、药性等记了下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lishizhendegushi.html

中药里的药名_中医文化医林漫话_【中医宝典】

...在戏剧艺术中,药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它巧妙地把中药名称和药物性能及疗效,运用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行当加以编排,使药物人格化。 谈起药名,自然要说到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汤显祖21岁中进士,官及太常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073.html

李时珍的生平_李时珍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之时,有白鹿入室,有紫芝产于庭中。自幼就以为修习神仙之学乃是命中定好了的。李时珍于十四岁时开始科举考试,却补诸生,三试于乡都不能得成李时珍喜欢读书,非常的博学,几乎所有的书都读都看。已经读书十年,却从未出家门。他心中并无当官的想法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lishizhendeshengping.html

共找到416,3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