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161种药品据《纲目》又加补订,故名曰“拾遗”,符合实际。 浙江医家,对药物学的研究,可称队伍庞大,阵容坚强,实力浓厚,还有许多带有地域性的“本草”著作,也同样丰富了临床工作的内涵。...
...气味苦涩温,无毒。主破血(《食疗本草》),治血胀腹痛,及产后胎衣不下。解野菌毒(《本草拾遗》附。)(莲房即莲蓬壳,陈久者良。)...
...气味苦平,无毒。主安胎,去恶血,留好血,止血痢,杀菌蕈毒,并水煮服(《本草拾遗》附。)(荷鼻,荷叶蒂也。)...
...气味苦平,无毒。主治血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酒煮服之(《拾遗本草》)。治吐血、衄血、血崩、血痢、脱肛、赤游火丹、遍身风疠、阳水浮肿、脚膝浮肿、痘疮倒靥(《新增》附。)...
...1、绍介《海上述林》上卷-出自《集外集拾遗》 2、《译文》终刊号前记-出自《集外集拾遗》 3、《文艺连丛》-出自《集外集拾遗》 4、《艺苑朝华》广告-出自《集外集拾遗》 5、《奔流》凡例五则-出自《集外集拾遗》 6、《未名丛刊》与《乌合...
...俞樾云“有唐一代文苑之美,毕萃于兹,读唐文者叹观止矣”(《唐文拾遗序》),诚非溢美。其次是考证校勘较为精密。在小传的撰写上,《全唐文》编者下了很多工夫。和《全唐诗》作者小传相比,《全唐文》作者小传不但更为翔实,而且纠正了前者不少错误。在文章...
...1、题照赠仲弟-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2、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元韵-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3、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并跋)-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4、祭书神文-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5、庚子送灶即事-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6、...
...气味苦平,无毒。主安胎,去恶血,留好血,止血痢,杀菌蕈毒,并水煮服(《本草拾遗》附。)(荷鼻,荷叶蒂也。)...
...等人主持编写了《新修本草》。全书卷帙浩博,收载中国和外国输入药物达844种。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陈藏器编成了《本草拾遗》,书中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十剂”,为中药临床分类最早的设想。宋代本草学,以唐慎微...
...气味苦平,无毒。主治血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酒煮服之(《拾遗本草》)。治吐血、衄血、血崩、血痢、脱肛、赤游火丹、遍身风疠、阳水浮肿、脚膝浮肿、痘疮倒靥(《新增》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