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风夏生飧泄_《此事难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水中补木而泻水.发出津液为汗也.若春木已生.温令已显.阳气出于地之上.寒再至而复折之当以轻发之.谓已得少阳之气.不必用麻黄也.于风.夏生飧泄.所以病发于夏者.以其木绝于夏.而土旺于长夏.湿本有夏行之体.故飧泄于夏也.不病于者.以其时风...

http://qihuangzhishu.com/859/15.htm

《时病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 温病 温毒 晚发 拟用诸法一 备用成方一 临证治案一 卷之二 于风大意 伤风 冒风 中风 风寒 风热 风湿 寒疫 拟用诸法二 备用成方二 临证治案二 卷之三 于风夏生飧泄大意 飧泄 洞泄 寒泻 火泻 暑泻 湿泻 痰泻 食泻 风痢...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index.html

《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成方(计十方) 卷二 于风大意 一、概述 二、分述 (一)伤风 (二)冒风 (三)中风 (四)风寒 (五)风热 (六)风湿 (七)寒疫 选按 三、拟用诸法 四、备用成方(计十八方) 卷三 于风夏生飧泄大意 一、概述 二、分述 (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index.htm

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必病温冬不按跷不病温义不同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何者?此但主阳舒阴敛之义,对夏暑汗不出而言,不合四时五行循环之气也;冬于寒,是与于风、夏于暑、秋于湿递言,皆各因其时令本气之太过也。夫冬于寒者,寒气外逼,则卫气内陷,而荣气为所灼耗也。冬日皮肤宜温,夏日皮肤宜凉。若冬日薄衣露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8-1.html

于湿冬生咳嗽_《此事难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句相通.其理与法不相通大抵理与法通.不必拘于文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为得之矣故曰.于风说作人为风所伤非也.若是则止当头痛恶风自汗何以言夏为飧泄哉.今言于风.即是时令也明矣.经云.东方来者为婴儿风其伤人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cishinanzhi/859-5-14.html

《时病论歌括新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三、拟用诸法 四、备用成方(计十方) 卷二 于风大意 一、概述 二、分述 ◦ (一)伤风 ◦ (二)冒风 ◦ (三)中风 ◦ (四)风寒 ◦ (五)风热 ◦ (六)风湿 ◦ (七)寒疫 ◦ 选按 三、拟用诸法 四、备用成方(计十八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gekuoxinbian/index.html

于湿冬生咳嗽_《此事难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三句相通.其理与法不相通大抵理与法通.不必拘于文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为得之矣故曰.于风说作人为风所伤非也.若是则止当头痛恶风自汗何以言夏为飧泄哉.今言于风.即是时令也明矣.经云.东方来者为婴儿风其伤人也...

http://qihuangzhishu.com/859/17.htm

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必病温冬不按跷不病温义不同_《读医随笔》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何者?此但主阳舒阴敛之义,对夏暑汗不出而言,不合四时五行循环之气也;冬于寒,是与于风、夏于暑、秋于湿递言,皆各因其时令本气之太过也。夫冬于寒者,寒气外逼,则卫气内陷,而荣气为所灼耗也。冬日皮肤宜温,夏日皮肤宜凉。若冬日薄衣露处,...

http://qihuangzhishu.com/683/42.htm

大意的解释_大意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大概的意思,基本的意义 general idea 不经意、不仔细、疏忽 careless 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国语辞典 大概。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粗知大意,又不委曲。」 元.鄭光祖.㑳梅香.楔子:「此章大意說,人雖終身為善,...

http://hanwen360.com/c/88956.html

于湿解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此风不偏胜,故但言于风,不别言寒者,非谓风止于伤人也。于秋言湿者,秋承中土之后,本气既无可言,即以中土之湿配之。秋谓秋分以前,若秋分后天气已寒,此时之,则从伤寒法。经意以四气分发四时,言自难齐,当以意逆实,当如伤寒例从秋分后皆为伤寒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0-3.html

共找到103,7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