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中常早晨昏。《秘传眼科龙木集》:“中常早晨昏者何也?答曰:此乃头风攻冲于头,者太阳之首,肝脏为阳,气旺故使头风攻注于目,宜服局方芎菊散、白蒺藜散、石膏散。”参见中常早晨昏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631.htm

眼科复症_【中医宝典】

...一)外感风热邪,上犯肺络。 (二)脾胃湿热内蕴,复感风邪,风湿热邪上壅于。 (三)肝血不足,虚风内动,上犯于目。 [临床表现] 双眼奇痒难忍,灼热微痛或碜涩不适,羞明流泪,天热症状加重,眼眵色白,状如白丝。检查可见上睑内面如去皮石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128.html

_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眴即眼目昏花发黑的症状。 【眴】 指眼睛转动不定,即眼目昏花发黑的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817.html

病干疼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病干疼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崔××,年三十四岁,患眼干,间有作疼。 【病因】 向因外感之热传入阳明之府,服药多甘寒之品,致外感之邪未净,痼闭胃中永不消散,其热上冲遂发为眼疾。 【证候】 两干涩,有时目睛胀疼,渐至视物昏花,心中时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46.html

两宋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中朝医药交流两宋时期,中朝医药交往更加广泛,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和天禧五年(1021年)高丽使者郭元、韩祚各自回国,宋真宗亲自赠送《太平圣惠方》1000卷(金斗锺《韩国医学史》118~119页码韩国探求堂1966年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8.html

撞击伤_【中医宝典】

...本病是指眼球受钝力撞击引起的外伤。相当于西医学的眼球钝挫伤。其症状与预后取决于伤力的轻重、受伤的部位等因素。伤轻而未及眼珠者,可对视力无妨;伤重而损及眼珠及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则预后不良。 [病因病机] 多因钝性物体如球类、拳头、棍棒、土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151.html

免疫学的经验期_《医学免疫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认识首先从抗感染免疫开始。我国医学家通过对天花病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对天花病的预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造性地发明了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病的方法。这在天花病毒发现之前,在医学科学尚未发展之时,实是一项伟大贡献,也是认识机体免疫...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mianyixue/968-4-1.html

不明(KT KT 眇)_《针灸资生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云云.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节外观四.旦早起五.夜早眠六.凡六物.熬以神火.下以气 .蕴于胸中.七日、然后纳诸方寸.修之一.近能数其睫.远视尺棰之余.长服不已.动见墙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审如是而行之.非可谓之嘲戏.亦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zishengjing/660-9-9.html

不明(KT KT 眇)_《针灸资生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云云.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节外观四.旦早起五.夜早眠六.凡六物.熬以神火.下以气 .蕴于胸中.七日、然后纳诸方寸.修之一.近能数其睫.远视尺棰之余.长服不已.动见墙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审如是而行之.非可谓之嘲戏.亦奇...

http://qihuangzhishu.com/660/194.htm

两宋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中朝医药交流两宋时期,中朝医药交往更加广泛,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和天禧五年(1021年)高丽使者郭元、韩祚各自回国,宋真宗亲自赠送《太平圣惠方》1000卷(金斗锺《韩国医学史》118~119页码韩国探求堂1966年版);...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5.htm

共找到267,9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