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遗》 1、补遗:凡历所革,以变律吕,相生至六十也。 2、补遗:前汉志但载十二律,不及六十。 3、补遗:凡阳生阴曰下,阴生阳曰上。 4、补遗:候锺律,权土炭,冬至阳气应,黄锺通,土炭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进退先后,...
...目录 《证治宝鉴》补遗人参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证治宝鉴》:补遗人参散【处方】川芎、当归、白芍、地黄、连翘、薄荷、山栀、甘草、大黄、芒消、肉桂、木香、寒水石。【功能主治】实热下消。【用法用量】用缫丝煎汤饮之。【摘录】《证治宝鉴》...
...主症不主脉者.什三此脉症之不可混也.治通一症而言.方指专剂而言.有合数方治一症.名相反实相成者.有分一方治数十百症特殊.先后别轻重者.有与闻施.治之规模而主方未善.厥效不克.臻有恪守百验之古方.而施治失宜.不惟无益.甚且有害者此方治之主可混也...
...医固非小技也.上之察连气之变迁.下之原方土之殊异远之.窥两圣之奥 近之通.群哲之源流.庶几乎切脉有必中之方.而临症无不平之治.虽技乎进于道也.已往者.先大人为余小子言.曾大父春严公幼失怙.资颖嗜学年舞象已博.极群书每典衣以补不逮.尤笃好医...
...胆道蛔虫症方 (原方名:胆蛔定痛汤)方药:黄连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重者可每日煎服2剂。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主治:安蛔驱蛔止痛。主治胆道蛔虫症。 疗效:《河南中医》报道,用此方治疗400余例,一般服药1~2剂后,即可缓解...
...目录 《证治准绳·女科》补遗补脬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证治准绳·女科》:补遗补脬饮【处方】生丝绢(黄色者)1尺 白牡丹根皮木 白及各3克【功能主治】主妇人产时伤脬,终日不得小便,但淋湿不干者。【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煎至绢烂...
...醴,治脾瘅以兰之类。后世未尝讲明,此所谓遗失不完,今举阙误,并行刊正。具补遗于篇首,仍列诸病方治于逐病门中。〔按∶原书此处列有煎厥等62种病候(详细名目见卷首目录)的总论补遗,但后世复刻时已将上述各该病候的总论分别补入以下各卷的有关病候中。...
...目录 《理瀹》喉症开关方 《种福堂方》喉症开关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理瀹》:喉症开关方【处方】薄荷5钱,硼砂1钱半,雄黄3钱,儿茶2钱,冰片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开关生津。主喉症及口舌疮、牙疳。【用法用量】以井水或...
...作者:吴正伦 朝代:明朝 年份:1573年 序 刻脉症治方序 刻脉症治方小言 脉症治方凡例 卷之一\风门(中风瘫痪疠风惊风附 伤风) 中风(附瘫痪疠风惊风) 伤风 卷之一\寒门(伤寒 中寒 瘟疫大头病附 内伤脾胃附) 伤寒 中寒 温疫(...
...精少症方 (加味芪党汤) 方药:柴胡、车前子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90日为1疗程。 主治:精少症。 疗效:有人报告150例。治愈105例,好转30例,未愈15例,总有效率90%。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