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针灸学之渊源及真传之难得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世传《明堂灸经》所兼及侧面伏面足补两种铜人之不足益可宝贵。惟此书不题着人姓名惟题西方子撰想系宋之高人隐士精于灸术不屑以医著名者之所为也。元明之间针灸之学益微历代传习不废者只有席氏一家。考明陈会着有《神应经》一卷...

http://qihuangzhishu.com/716/2.htm

针灸文化_中医针灸_【中医宝典】

...明堂(重) 武威汉代医简 先秦两汉时期针灸特色 现代针灸教育--概述 眼病 腰腿痛 叶赞彤重明堂 邮品上的针灸铜人 余云岫与民国废止中医案 张家山汉简《脉》《引》 赵尔康人体经模型 针灸保健防病的悠久历史 针灸玻璃人 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jiuwenhua-786-1.html

《灸法秘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一卷。清·金冶田传雷少逸编。刊于1883年。内容有正面(背面(、指节、灸盏、灸药神方、灸法禁忌全书主体部分为中风、尸厥应灸七十的灸法取穴末由刘国光氏附入太乙神针方及雷火针法。本书论述简要。其中将特制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154.htm

《灸法秘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一卷。清·金冶田传雷少逸编。刊于1883年。内容有正面(背面(、指节、灸盏、灸药神方、灸法禁忌全书主体部分为中风、尸厥应灸七十的灸法取穴末由刘国光氏附入太乙神针方及雷火针法。本书论述简要。其中将特制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63.htm

中脘_胸部腹部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百会穴、足三里、神门失眠、脏躁;配膻中穴、天突穴、丰隆哮喘;配梁丘、下巨虚急性胃肠炎;配肝俞、太冲、三阴交、公孙穴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配上脘、梁门(电针20分钟)胆道蛔虫;配阳池、胞门、子户(针灸并用)...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79.html

针灸学与推拿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大成》中有“十二经井穴列有井穴主治各种病证。他还进一步阐发了八脉八理论增加了杨氏36项使之成为系统学说。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发挥了奇经八脉理论指出奇经也是经脉较为详细地阐明了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所主症状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9.htm

曲垣_人体背部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禺(骨旁)。 2)冈上肌腱炎∶曲垣臂臑阳陵泉。 3)肩背痛∶曲垣大椎。 文献摘录 1)《针灸甲乙经》∶肩胛周痹。 2)《铜人腧穴针灸经》∶肩膊拘急疼闷。 3)《针灸聚英》∶肩痹热痛。...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62.html

曲垣_上肢外侧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禺(骨旁)。 2)冈上肌腱炎∶曲垣臂臑阳陵泉。 3)肩背痛∶曲垣大椎。 文献摘录 1)《针灸甲乙经》∶肩胛周痹。 2)《铜人腧穴针灸经》∶肩膊拘急疼闷。 3)《针灸聚英》∶肩痹热痛。...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232.html

腧穴与取穴原则_【中医宝典】

...部取穴:远部取穴在距离病痛较远的部位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的远作用为依据的。这是针灸处方选的基本方法体现了针灸辨证论治的思想。远部取穴运用非常广泛临床上多选择肘膝以下的穴位进行治疗在具体应用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的本经腧穴(本经取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54.html

取穴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后溪用髂刺放血法。 4.“病在前先洽后病在后先前”。例如腹部气痛时可点按掐揪腰椎2-3之间的命门穴腰部伤痛可在腹部用抓提肚皮法。 5.循经取穴病症是属于哪一经的可在此经络循行路线上点按主要穴位。例真(如消化不良等胃病可按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45.html

共找到836,7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