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_【中医宝典】

...望指纹是儿科诊断的特殊方法,常用于3岁以内的幼儿。因幼儿脉部短小,诊病时又每多哭闹,易使切脉失其真象,此时可望诊指纹。 纹指络脉(浅表静脉)在虎口至食指上中下三节,近虎口处第一节为“风关”(又名寅关),第二节为“气关”(又名卯关),第三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28.html

指纹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吉凶。至若紫为风、红为寒、青为惊、白为疳,及青是四足惊,赤是水惊,黑是人惊,黄是雷惊之类,岂此一线之色,果能辨悉如此,最属无稽,乌足凭也。(张景岳)钱氏看小儿脉纹,男左女右,取决于虎口之次指,未有究其者,予考之《素》、《灵》始悟,以其属阳明...

http://qihuangzhishu.com/472/556.htm

指纹_《推拿抉微》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差小,由旁支也。指纹之法,起于宋人钱仲阳。以食指分三关,寅曰风关,卯曰气关,辰曰命关。其诀谓风轻气重命危,虽未必其言悉验,而其可取。涂蔚生曰∶十二经皆有动脉,非独阳明太阴为然。如足阳明之趺阳,足少阴之太溪,皆以动脉之所在,古人以之遍诊病症...

http://qihuangzhishu.com/684/37.htm

指纹_《厘正按摩要术》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卯曰气关,辰曰命关,纹见风关,证轻;纹见气关,证重;纹见命关,证危。虽未必其言悉应,而其可取者,位则自下而上,证则自轻而重也。总之,指纹与太渊脉相通。凡有外邪在皮毛腠理之间,太渊脉浮,指纹亦显露于外,谓之表证。及邪入里也,浅深有别。若指纹...

http://qihuangzhishu.com/770/18.htm

中药也有指纹_【中医宝典】

...江苏对15种中药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的药理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但是中药的很多神奇之处依然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尤其是对深信西医的外国人来说。这是制约传统的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问题之一。 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解决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847.html

指纹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诊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 【诊指纹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静脉易于暴露,故指纹此较明显,以后随着年岁增大,皮肤增厚,则指纹逐渐模糊不清。由于小儿脉部短少,诊病时每每啼哭噪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对三岁以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10.html

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技术_【中医宝典】

...。以某种单一成分作为质量控制指标越来越不适应中药质量控制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方法。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及对中药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阐明中药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药指纹图谱的出现,为解决质量控制问题带来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448.html

看“指纹”知小儿病_【中医宝典】

...看“指纹”是古代医家诊断小儿疾病的手段之一,一般多用于三岁以下的小儿,判断其病的寒热虚实。这是由于三岁以下小儿的皮肤娇嫩,指纹显示清晰,易于观察。而三岁以上小儿,或成年后,其指纹隐伏于皮肉之内,或基本消失,而不易观察,故不再用“指纹”诊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093.html

辨“指纹”识儿病_【中医宝典】

...中医诊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大人病,以号脉为主,诊小儿病,以望为主:望神、望色、望形态、望苗窃等,其中比较特殊一点的方法,就是望“指纹”。 看“指纹”是古代医家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多用于3岁以下小儿,这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71.html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_中药图谱_【中医宝典】

...条件下,单一化学成分分析的观点不适合中药这一复杂成分的分析。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参照国外植物药的质量控制方法,借鉴化学药品质量控制模式,借助于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中药指纹图谱技术”。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揭秘 我们每个人的手指上都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241.html

共找到29,92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