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青霉素的面世是人类医药史上的丰碑,但是后来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以及伴随而生的愈演愈烈的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不良反应,与环境污染一样,对人类健康威胁日益严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在相关学术专业杂志上也讨论了十多年...
...,每次2.5毫克(半片),可延后耐药性产生的时间。连续服药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后,可增加剂量至5毫克(一片),每日3次,这样再服30天。然后再将每次剂量增加2.5毫克,每日3次,再服用30天。如此递增直至每次剂量到10毫克,服用一个月后,开始...
...可用于胆道感染的抗菌药有多种,但是如何选择和使用却大有学问。总的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抗菌药在胆汁中的浓度 抗菌药能否在胆道感染中发挥有效作用,前提即是该抗菌药能否在胆汁中保持较高浓度。目前已知能在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抗菌药有4...
...在夏季腹泻是常有的事,很多人习惯一腹泻就去找点抗菌药吃。 殊不知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习惯,多数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无需使用抗菌药,盲目使用抗菌药不仅会产生或加重胃肠道不适、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还有些人在服药数日有所好转时腹泻又会突然加重,...
...食用蚕豆后也可发生溶血。 其二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又可分为三型。 自身免疫型:又称甲基多巴型,溶血发病可在服药3个月至4年后,代表药物有:a--甲基多巴、左旋多巴、苯妥英钠、非那西丁、氯丙嗪、吲哚美辛等; 青霉素型: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羧苄...
...由于抗菌药的使用,过去许多致死性的疾病已得到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滥用,也给治疗带来许多新问题,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日益受到重视。一、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一)严格...
...后的8个月~12个月时,即要给宝宝断奶。不要过早,即8个月前,也不要过晚,即1岁以后,因为过早断奶,宝宝的消化功能还不强,添加过多的辅食,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而过晚断奶,则会因为母乳营养物质减少,而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对宝宝的健康...
...93.4%) 从表3可见,DPC抑菌浓度,1μg尚有9例培养仍可生长,10μg时有6.6培养阳性。 3、讨论:过去,有人认为DPC是一种INH+PAS的混合物,我们的研究证明从耐药性及耐药程度分析,DPC是独立的一种抗结核药物,是INH与...
...抗菌药”太过熟悉,加上其中的很多药可以在药房或药店直接买到,就出现了滥用现象,而造成细菌耐药性发生以及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甚至产生毒性反应等不良后果。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适应症,根据药物本身性质使用抗菌药。病毒性疾病(如常见的感冒...
...遇上孩子感冒、腹泻了,一些家长就用自己常吃的感冒、腹泻药,然后用量减半给孩子吃,殊不知,乱用药可能损害孩子的肝、肾、血液等系统,引起耳聋,影响骨骼生长发育等。 □记者王娅青成人非处方类感冒药可致孩子药物中毒半月前,刘女士发现10岁儿子蒙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