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射乙肝疫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严格按照接种程序进行注射。目前我国接种乙肝疫苗多采用0、1、6月接种方法(即第1次注射后1个月、6个月时再分别注射1次,一共注射3次)。注射第1针后,机体进入感应阶段,疫苗作为小剂量的特异性抗原...
...据新华社讯 备受关注的治疗性乙肝蛋白疫苗,在获准进入Ⅱ期临床后,目前正处于临床观察随访阶段。临床研究报告显示,治疗性乙肝蛋白疫苗可望突破慢性乙肝治疗的最大难题,即机体对乙肝病毒及其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的免疫耐受状态,从而开辟乙肝治疗的新途径...
...晚报讯 困扰中国1.3亿病毒携带者、3900万患者的乙肝顽症,两年后就将遇到强有力的“克星”!记者昨天获悉,被列入上海首批29个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专项的“抗原-抗体复合型乙肝治疗性疫苗”已在北京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II期临床试验,两...
...每支5微克。 三、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
...由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与美国伯克利先进生物材料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可降解、具有生物兼容性的纳米骨材料,在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后,日前获得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应用。这是国内外首项经...
...自2002年起,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了儿童计划免疫,即由国家或省级财政出资购买乙肝疫苗,免费提供给新生儿。截止目前,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开展了将乙肝纳入计划免疫工作,全国已有数千万新生儿享受了这一政策。然而据了解,目前儿童...
...目前,乙肝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乙肝疫苗接种是目前较为可靠的预防办法。但由于一些人对乙肝疫苗接种知识不了解,加上有些媒体的不当宣传,使不少人认为只要接种了乙肝疫苗就等于入了“保险”,可终身不得乙肝。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我国当前临床使用...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本病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的损害。如一期梅毒感染部位的溃疡或硬下疳;二期梅毒的皮肤粘膜损害及淋巴结...
...今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我国SARS疫苗研究获重大突破,已基本完成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临床前研究,预计今年12月底前可进入临床试验。目前科研人员共制备出SARS病毒灭活疫苗1400多支,并完成了产品质量标准...
...西医治疗 梅毒的青霉素治疗方案 (一)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和病期不足两年的潜伏梅毒患者,可给予青霉素肌肉注射,每侧臀部120万单位,共240万单位,只注射一次。 (二)晚期梅毒:包括有三期皮肤、粘膜、骨损害等患者,病期在两年以上的潜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