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工作,目前卡介苗是儿童计划免疫历史最悠久、接种人数最多的疫苗之一。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卡介苗对降低儿童原发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结核等疾病的发病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面对的再次肆虐,人们不禁...
...我国科学家对白血病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分离和克隆到了若干新病毒基因,而且证实了新病毒基因在人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呈特异性表达。 已克隆出病毒基因的四种常见白血病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
...优点。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先后主要有6种基因型的新城疫病毒存在,其中基因IX型是我国特有病毒,该病毒从1948年至今一直有分离毒存在;基因VI型在上世纪80年代为主流行毒株;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则以基因VII型为主,而且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接种疫苗,一般都要打针。而经过15年的研究,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成功了口服的霍乱疫苗,成为世界上2种成功上市并经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推荐的口服霍乱疫苗之一,为人类抗击霍乱做出了独特贡献:小小一粒胶囊,隔周吃上两次,保护率可达85%。 霍乱是由...
...药监局表示:从未向社会招募接受SARS疫苗临床研究志愿者 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 我国基本完成SARS病毒灭活疫苗临床前研究的消息公布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同时由于一些不实宣传也引起了公众的误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副司长...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和上海农科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经过10多年的协作攻关,在口蹄疫基因工程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经专家鉴定,他们研制成功的“抗猪o型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属国内首创。口蹄疫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家畜,危害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
...适应环境,逃逸宿主的免疫系统。这样就给疫苗的研究带来许多的V疫苗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无合适的HCV小动物模型。目前只有黑猩猩是公认的HCV易感动物,但黑猩猩是受保护动物,数量有限,价格昂贵,不易获得,难以操作。 2008年2...
...上有待于新的突破。 ■拆方研究 方剂是一个以中药饮片经配伍组成的治疗系统,无论从化学还是从泽泻的必要性。 必须强调的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必须走出单一具体方剂研究的局限。因为单一方剂研究只是研究了一个处方,对配伍规律研究不够全面,也不够充分。...
...我国首个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疫苗——戊型肝炎疫苗,日前正式获准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该疫苗有望成为世界上继乙肝疫苗之后的第二个基因工程病毒疫苗。 据厦门大学科研人员介绍,Ⅰ/Ⅱ期临床试验分成Ⅰ期安全性试验和Ⅱ期免疫性试验。Ⅰ期...
...唯有不斷努力,不斷研究,不斷革新,才能達到。」 站在某種立場。 如:「立足泰山之巔而小天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