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2001年9月广州[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关于修订“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的说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在我国最早由1977年的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拟定。20余年来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对...
...肿瘤综合治疗概念: 中医综合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成分,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特色,在抗肿瘤治疗上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但既往中医治疗肿瘤的确切地位与作用未能被国内西医界普遍接受。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中医治疗方法本身也...
...我国部分医院在临床上运用代表新兴学科的分子影像技术,使肿瘤、冠心病、脑部疾病等疑难重症的诊断水平发生飞跃。 据介绍,分子影像学是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分子影像技术能够从细胞、分子层面探测到疾病的初期...
...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对降低肝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1.人群预防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约11万例,占全世界病例40%左右。控制肝癌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目前肝癌防治已列入我国预防重点。肝癌的人群预防以一级预防和...
...我国建立首株HCC-7721/VCR细胞系 ——比现有同类细胞系耐药性有大幅提高2006年01月19日 近日,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张希东主治医师等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发表研究论文,报告他们采用长春新碱(VCR)大剂量间歇诱导法,首次在国内...
...。1996年,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和证实人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含有新的逆转录病毒,同时首次揭示了新病毒颗粒的形态学特征和理化特性,并提出了人急性白血病逆转录病毒病因学学说。 徐荣臻说,目前他们正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计算机生物信息学对新病毒全...
...的改善,并恢复了相应程度的工作。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对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和预计生存时间为2~3个月的肝癌病人,肝移植仍是一种值得选择的治疗方法。 ...
...新华网天津8月31日电(记者 杜继昌)我国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一个新的干细胞因子——人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APO),为干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添了“新丁”。这将为现代生物制药和人类身体健康带来重大影响。 新的干细胞因子——...
...发病原因 1.病毒性肝炎 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密切,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①肝癌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标志物高达90%以上; ②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机会比阴性者高6~50倍; ③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我国肝癌病人...
...,疏松、软化、关节退变、韧带钙化和间断性地生长障碍线等。关于佝偻病的早期诊断问题,王云钊教授提出尺桡远侧干骺端边角突出,先期钙化带部位出现紊乱骨小梁等是佝偻病早期诊断的定性征象,修正了以往延用的X线诊断标准。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在骨关节肿瘤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