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姑——首创我国艾灸术_【中医宝典】

...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中,灸治起源久远并有相当的地位。孟子曾经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七年之久的慢性顽固疾病,选用三年的艾就可治好。这里的艾,就是指用艾叶灸治。据史料记载,在我国第一个用艾灸治病的人,为晋代著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03.html

中国古代女医生_中医文化医林漫话_【中医宝典】

...汉代的义妁,是我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位医生,她悬壶济世,深受群众爱戴。相传汉武帝得知她的医术后,招她人官,拜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等治病,深得太后信任。 晋代鲍姑,是名医炼丹家葛洪之妻。相传“艾灸”法是她发明的。 唐代的胡倍,对葬生长寿、吐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069.html

医药之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一体堂宅仁医会”--我国最早的医学协会 《敖氏伤寒金镜录》—世界最早舌诊专著 《导引图》世界最早的导引图谱 《格致余论》--我国最早的医话专著 《行气玉佩铭》--现存最早的气功的记载 《黄帝内经》--最早中医的理论典籍 《经效产宝》—...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yiyaozhizui-724-1.html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2.html

古代宫廷美容法_驻颜护肤_【中医宝典】

...养颜秘方与桃花配伍,杨贵妃久服后,肌肤始终白皙如初,立即重赏这个御医。唐代初期张文仲、许仁则等当时宫廷御医和名医的大量养生保健护肤方法,许多古代珍贵的宫廷医药文献和方剂得以保存下来。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洗面、化妆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meirong/a1963.html

端午节的艾叶与我国古代蚊香的发明_【中医宝典】

...蚊子是我国人民非常讨厌的一种“吸血虫”,在夏天常常扰得你整个晚上不得安宁。尤其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方,一到傍晚,蚊子就如形似影,团团围在你的身旁,伺机攻击,弄得你怒火中烧而又无可奈何。 人们对这种虫子之厌恶由来已久。宋代著名学者欧阳修写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14.html

看似寻常崎岖_【中医宝典】

...——《传承中医系列丛书》序 常宇 得知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传承中医系列丛书》是著名中医大家朱良春先生和周仲瑛先生题词并推荐的,我一定要看,相信书中定有真实和实用之处。因为2008年我在采访两位先生时,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两位大家都有一股难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077.html

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学发展之影响_【中医宝典】

...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的变化,并进而探讨分析其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以期我们今天能够以史为镜,从中吸取教益。 一、 夏——西周 在人类阶级社会早期,在医学发达之前,由于生产力发展所限,人们对自然的科学认识不足,抗争手段又十分有限,因而对于各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5.html

名家养生(1)——老子_【中医宝典】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是保养生命以达到长寿的意思。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融合了儒、道、释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汇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88.html

省酸增甘 以养脾气——春分时节话“吃春”_【中医宝典】

...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 关于春分前后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咬春”,或者“啃春”。 养脾佳品大红枣 我国古代名医黄帝内经》说要“食岁谷”,意思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017.html

共找到462,2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