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化疗合用,对尽早恢复正常血象有效,但需注意肝功能及水钠潴留。近年又报道α干扰素治疗CLL有效率达73.2%,但对复发病例治疗有效率仅10%。α干扰素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尚在实践中,其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总结。 预后 除疾病分期影响预后及...
...取得缓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很容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预后很差。维A酸(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白血病很少在治程中出现DIC,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病死率,并且亦不会在用维A酸(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出现外周血粒细胞缺乏,故而较少...
...,其中纯合子缺失:B-ALL为16%,T-ALL为33%,点突变则两型中各1例。说明由于基因缺失及点突变导致P16基因灭活,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提示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都有密切关系。 4.病毒癌基因的致癌机理 诱发...
...)溶菌酶:测定溶菌酶有利于鉴别白血病类型。 (二)尿酸。 (三)电解质及酸硷平衡。 五、染色体检查:对急性白血病进行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白血病的正确分型及预后的估计。...
...恶性肿瘤。其病因与发病原理尚未完全明确。本病在骨髓中有广泛的幼稚白细胞增生,并进入血流,浸润破坏其他组织。急性白血病分为两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又分为数个亚型:原粒细胞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性...
...行血涂片显微镜下复核,如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占60%以上则可确诊。骨髓涂片通常和血涂片的结果是一致的,具有辅助诊断作用。骨髓病理切片可了解病变的程度,在核实诊断的同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由于B-CLL的白血病细胞有较特异的...
...TCR基因可作为淋巴细胞克隆标志。然而,上述特异性重排发生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的报道已陆续出现[1-5]。但初诊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相关临床意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30例初诊ANLL患者进行了...
...急非淋,急粒,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 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包括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外周血和骨髓象、急性白血病诊断一般不难。由于白血病类型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亦不尽相同,因此,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确定类型。 鉴别 1.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由于血象中常难找到“幼稚型”细胞,诊断可发生困难,有时易与再生...
...用全反式维甲酸(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RA已成为M3型白血病诱导缓解的首选药物。用法为45~80mg/m2/d,口服,直至缓解。CR率可达到80%左右。缓解后必须加用联合化疗进一步强化治疗,或RA与化疗交替应用直至停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