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浮而迟者,内气虚,沉而迟者,表气虚。迟兼滑大者,多风痰顽痰之候,迟兼细小者,必真阳亏弱而然。” 《脉确》:“浮迟寒在表,沉迟作里医;迟涩廒结,迟滑胀宜。” 《脉诀汇辨》:“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 《脉义简摩》:“...
...风痰,浮细气虚,浮涩血虚,浮散极虚。” 浮濡脉条下,有主阴虚者,有主气衰、气败者,有主伤暑者,究其脉理为何?按浮、濡二脉均属浮脉类,轻手按之即得。但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上浮木。濡脉浮细极软,如水上浮帛。浮濡相兼,是脉位浅,轻取即得,...
...阴虚阳亢,细数无力,阴虚阳亦弱。数大无力,按之豁然为虚阳外越:数小无力,按之中空为虚寒。” 《脉经》说:“短而数,心痛,心烦。”按短脉主病有二:一者,“短则气病”,即气虚鼓动血行无力,脉不及本部而脉短;元气虚衰,固摄失权,以致虚火动而脉数,...
...。” 《脉理求真》:“结而兼缓,其虚在阳;结而兼数,其虚在阴。” 结脉相兼脉主病,有浮、沉、代、缓、数五脉,浮脉主表,故浮而结者,是外邪阻滞经络肌表,故主寒邪滞经、风邪袭表,四肢浮肿,或邪气阻塞,气机不利;血行不畅之痛证、积证。沉脉主里,故...
...动脉兼弱脉见于寸口,是心气虚,心神不守,故为之惊悸。动脉兼见弦大之象,是大惊卒恐,气血乍乱脉多暴数跣突,端直以长,故主惊恐之证。动脉兼觅涩象,是郁怒气滞,血行不畅,故主肝郁之证。 《千金方》:“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脉学...
...;左关脉弱,木桔筋挛;右关脉弱,水谷成疴;左足脉弱,涸流可徵;右尺脉弱,阳衰可验。” 《三指掸》:“弱脉按本柔,柔沉不是浮,形枯精日减,急活可全廖。” 《脉如》:“弱为_阳气衰微之候,脉弱无阳必无实热之理,只宜辨析真阳之虚与胃气之虚。血痹...
...1.相兼脉 由于疾病岗常由多种病因相兼而致,因而脉象也常是两种以上的脉象相兼出现。凡脉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复合构成者称为“相兼脉”或“复合脉”。 相兼脉象的主病,往往就是各组成脉象主病的综合,如浮紧脉多主外感风寒表实证或风寒湿痹;浮缓脉主...
...伤寒论·太阳篇》有“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之文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兼脉与上一种不同,它不是同时两种脉合在一起而是先后交替出现。所以这类脉如相兼它们是与一般的兼脉不同的,也可以说一般的兼脉是在空间上而节律不齐的兼脉则是在...
...脉来软弱无力,按之乃得,举之则无为弱脉。多为气血两虚而偏于阳虚、气虚,下面就弱脉的具体辨析方法向大家详细的介绍。 1、正气虚弱“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自愈”。“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
...病人的脉象经常是二种或二种以上相兼出现。凡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单因素脉同时出现,复合构成的脉象即称为"相兼脉"或"复合脉"。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由多种致病因素相兼为患,在疾病过程中邪正斗争的形势会不断地发生变化,疾病的性质和病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