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症因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时行。三者皆成毒症,此所谓天行病也。【之脉】寒湿所伤,脉多濡散。或见微迟,或一手脉伏,脉若洪数,湿热之邪。脉【之治】寒湿脉微者,人参败毒散。脉伏者,升麻葛根汤,以升阳发散,则脉自起若早用凉药则内伏,胸次不舒,而脉愈不出矣。待表邪...

http://qihuangzhishu.com/646/323.htm

华佗辟酒()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华佗辟酒主治南方山瘴岚侵入人体,合家同病。 以有一定季节性或传染性为特点,早在《内经》就有“五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的记载。可随而生,亦可随其它邪气产生,随而生者谓之伤人,临床表现以起病急、传变快,...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308.html

蔡辉医案——窜睾腹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小便、咽拭子培养、血培养、抗“O”、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诊断】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痄腮)。 【辨证】 窜睾腹。 【治法】 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山栀子、车前草、黄芩、生地黄、当归、泽泻各1Og,柴胡...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46.html

瘟疫兼_《松峰说》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吴又可用槟芍汤,系治瘟疫之里症而兼者。若有外症,仍当解表,必如喻嘉言分三次治法,始足以尽其变。至表里俱病者,又当表里分治,总宜活变,不可胶执。惟松花散治瘟,颇着奇效,未可以易而忽之。又按伤寒便脓血,有误发淋家汗而然者,用猪苓汤;有...

http://qihuangzhishu.com/699/65.htm

汪受传医案——-风湿邪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舌面及口腔黏膜见散在疱疹、溃疡,手足、手腕、双踝、臀部附近见散在淡红色疱疹,摸之触手。舌淡红,苔黄腻,脉滑。 【诊断】 手足口病(中医:手足口病)。 【辨证】 外感风湿邪。 【治法】 疏风解毒化湿。 【方药】 金银花lOg,连翘lOg,...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06.html

叶海利医案——湿热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口苦,舌尖红、苔厚而黄腻。 【诊断】 痢疾(中医:下痢)。 【辨证】 湿热。 【治法】 因势利导、泻下利湿。 【方药】 小承气汤加味。大黄6g,厚朴4g,枳实6g,黄连4g,白头翁6g,槟榔4g,地榆9g,甘草3g。清水一碗,煎成半碗,顿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82.html

论_《史载之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名而具八种,一曰白痢,二曰赤痢,三曰赤白痢,四曰水谷,五曰血,六曰,七曰休息痢,八曰小儿疳痢,此皆受之不同,治之不得不异,索其详而论之,则其之为病,虽变化重轻之不同,然一归之脾气之虚而已。万物非土不生,五行非土不载,五脏非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zaizhifang/836-5-5.html

时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见《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一。即。详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150.htm

廖濬泉医案——邪犯肺胃,疹后阴伤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痧白喉总论》论之甚详,云:“经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酿成疫疠之邪也。邪从口鼻入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暴寒束于外,郁于内,蒸腾肺胃两经,厥少之火,乘势上亢,于是发为烂喉丹痧。”由于此病为疫疠之邪犯于肺胃,熏蒸营血而成。因此,常有表邪未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27.html

疟肿论治_《笔花医镜》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疟三症最多.肿最难治.故合提而论.有由天时者.有由人染者.由天时则邪从经络入.为头痛发热咳嗽.颈肿发颐.大头天行之类.用香苏散、普济消毒饮治之.由人染则邪从口鼻入.为憎寒壮热.胸膈满闷.口吐黄涎之类.用神术散、藿香正气散治之.此两路...

http://zhongyibaodian.com/bihuayijing/840-7-8.html

共找到106,1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