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引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药引治疗疾病十分广泛。痧痘惊疳,一向视为儿科四大要证,对药引的妙用更是别开生面。 麻疹北方称疹子,粤人称为瘩子,西北称为糠疮,江南一带称为痧子,治疗方面虽有透达、解毒、养阴三大法则,但重点在透。为了使麻疹很好透达,不致遗毒逗留,可在清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5025.html

中医中药引_中医文化医林漫话_【中医宝典】

...,正合病机。 药引”在方剂汤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通过全身经络,通达表里、脏腑,营养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经络使人体内外表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药引”犹如向导,它将诸药引向某经络脏腑及身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081.html

秋季眠中药常用”药引”_药物养生_【中医宝典】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药引有什么作用呢?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 秋季服药常用的药引有如下几种。 食盐 咸、寒,人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329.html

养生:用药引送药的点睛之妙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产后等虚弱者,均宜以此为,一般用枣5~10枚,水煎取汤送服中成药。如治疗脾虚腹泻可用大枣汤送服人参健脾丸等。 生姜汤有散风寒、解表止咳、温中散寒之功。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阴寒胃痛、吐泻腹痛的方药常以此为药引。一般用3~5片生姜水煎取汤,即为...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844.html

闲话中医:药引_【中医宝典】

...医家历来讲究用药引,这已成不争的实情。至于为什么讲究用药引,总可以说出各种理由来。我小时候,常常看到祖父为病人开方抓药,最后每每嘱咐病家,取某物做药引,或芦根三四枝,或鲜桑叶五六片,或陈经绿豆一把,或红枣数枚,总之都是乡村平常易得之物。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82.html

中药服用的药引搭配_药物养生_【中医宝典】

...,常用蜂蜜1~2汤匙为 食醋:酸、平,有散瘀止痛、收敛固涩之效。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证时,常取食醋1汤匙作药引 红糖:甘、温,能补中、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少腹冷痛病证时,常取红糖20~30克为 灯心草:甘、淡、...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411.html

玄机的解释_玄机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佛家、道家称奥妙的道理 (of Taoists) profound theory 神妙的机宜 mysterious principles 不露玄机 国语辞典 神奇的計謀。 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此是何人,識吾玄機?」 西遊記.第二回:「...

http://hanwen360.com/c/21851.html

什么是药引_【中医宝典】

...□ 宋龙涛 河南省中医院 在煎煮中草药时,医嘱有时要加入药引。那么,什么是药引呢? 细心的朋友也许会发现,处方中有中成药六味大枣汤送服;止泻药香连丸配小米汤送服等,不一而足。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33.html

养生:用药引送药的点睛之妙_【中医宝典】

...中成药与药引配伍,是传统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引,又称引药,主要起“引药归经、增强疗效”的作用,同时还兼具调和、制约或矫味等功效。药引与中成药适当配合服用,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荆芥、苏叶、西瓜、梨、饴糖、冰糖等都可以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392.html

药引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汤之有,如舟之有楫。古人用汤,必须置,如仲景桂枝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与药等分同用,良可取汗。又如东垣补中益气汤,亦用姜、枣,并无发汗之说。乃姜、枣少用而力薄,故不致渍形以为汗也。即此两汤类推,药引不可不考。古今汤方莫尽,药引无穷...

http://qihuangzhishu.com/472/766.htm

共找到756,2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