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胆道蛔虫病发生大致有以下因素: ①蛔虫可做摇摆、迂曲、翻转、折返等运动,能在肠中游走; ②一般情况下蛔虫在肠内头向胃端,吸噬食物渣和肠液,蛔虫有喜碱厌酸的特性,低胃酸为蛔虫上行的诱因之一,有研究表明胆道蛔虫病人平均胃酸值低...
...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及降低胆道蛔虫病的重要措施。...
...小儿蛔虫病有脏寒、胃热和寒热错杂证三种,但临床以胃热证多见。审胃热一证,多为脾湿所化,脾湿与胃热常相互蕴郁而成。临床以口干口臭、腹胀便秘、舌苔黄腻为特征。故治疗胃热蛔虫病,用附连六一汤参以安蛔、驱蛔之剂,常能应手而愈。 例:王某,男,6岁...
...主要是由蛔蚴移行、成虫异位寄生及虫卵肺部沉积所引起的呼吸道病变,占异位蛔虫病的第2位(第1位是胆道蛔虫病)。...
...蛔虫病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农村为多见。. 我国古代对本病早有认识,将蛔虫称为蛟墙、鱿、长虫。如《灵枢·厥病》篇说:“肠中有虫瘕及胶墙,……心肠痛,侬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
...如有并发症,则应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腹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肠蛔虫病、泌尿系结石、肠痉挛等鉴别,对上述诸病之鉴别,只要仔细询问胆道蛔虫病早期的“症征不符”的特点和绞痛忽起忽止,止后若无其事的特征,虽因并发症的出现而掩盖,也是能够...
...,土茯苓15克,赤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月方 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是蛔虫病引起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以青壮年农民为多,多于。胆道蛔虫病称之为“蛔厥”,中医药对其有良好疗效。 朱氏分别用驱蛔散1号及驱蛔散2号治疗胆道蛔虫病之属于热证及寒证患者,并同时服用驱蛔灵驱蛔,共治疗胆道蛔虫病198例,结果...
...,使神经和肌肉间信息传递中断,虫体麻痹而被排出体外。口服吸收较少,大部分直接从肠道排出体外。成人每天1次,1.2~1.5g/次,连服3天。小儿则按30mg/kg,1次服用。 (4)中医中药:祖国医学对胆道蛔虫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根据“蜕得...
...胆道蛔虫病的危险性在于它可以引发较多的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达10余种,其中肝脓肿为首位,其余尚有胆管和胆囊化脓性炎症、胆道出血、胆道穿孔、急性胰腺炎、中毒性休克、慢性胆囊炎、胆道结石、肝硬化等。 1.肝脓肿 胆道蛔虫进入肝内胆管或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