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解释_校勘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搜集某书不同版本,并综合有关资料,互相比较、核对,别其同异,定其正误 collation 宋代校订宫中藏书官名 Xiaokan,officer 国语辞典 集合同一部書不同版本,加以研究審定文字上謬誤與同異。 唐.白居易.策林二.三...

http://hanwen360.com/c/320223.html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发展_【中医宝典】

...一、医学典籍整理研究 明代重视医学典籍整理研究,把它视作提高医生素养,加强医学理论建设基础工作。 (一)内经经理研究:明代治内经医家颇多,撰有约20种著作,突出者有如下诸种: 1、合注与发微:马莳素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15.html

“校诂法”与“注释法”关系辨析_【中医宝典】

...——皖派朴学家素问校诂研究(四) 校诂,就是校勘训诂方法;注释,就是医理阐释方法校勘训诂偏于文理考证,医理阐释偏于医理考证。校诂方法与注释方法既是统一关系,又是矛盾关系。笔者认为,贯穿于医学文献研究主体矛盾就是考证经典静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63.html

略论中医文献研究不足与对策_【中医宝典】

...研究时,深感资料匮乏,不足解惑。如灵枢经,属内经之一部分,古传本有九卷九灵九墟针经诸名,但现存本只是南宋时经史崧整理本子,而此前诸传本则俱已亡失,只有少数内容在今存古籍中偶现一鳞半爪,今天我们如果要灵枢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9.html

辽夏金元医学基础理论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内经研究金元诸医家主要采取两类方法研究内经。一是抽取其中部分理论作专题研究,二是依据内经某一基本观点,结合实际进行发挥,形成一种系统创新理论。第一类著作主要有刘完素内经运气要旨论(佚),素问玄机原病式,佚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3.html

针灸甲乙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丰富。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针灸取穴等。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一部针灸著作,也是研究黄帝内经古传本重要文献。本书古代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在针灸学发展上起了重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27.htm

针灸甲乙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丰富。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针灸取穴等。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一部针灸著作,也是研究黄帝内经古传本重要文献。本书古代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在针灸学发展上起了重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05.htm

素问简介_【黄帝内经】

...校正云本篇亡在王冰之前,属后人补遗之作。 南朝齐梁时期全元起曾为素问作注,但是全元起本亡佚于南北宋之交。 至唐代,王冰素问进行了编次和注释,是为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共二十四卷,在北宋经林亿等人校正后遂广为流传。 中文名称:...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9.html

素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第七卷,以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祐·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91.htm

墨学研究_墨家_【文学360】

...。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方法来阐释墨家思想学说,标志着二十世纪墨学研究开始。 二十世纪墨学研究主要包括墨子生平里籍考证、墨子篇章辨伪及校注、墨家思想学说阐释。 墨子生平里籍考证。 梁启超据吕氏春秋-慎大,认为“墨子鲁人说,当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819.html

共找到1,092,6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