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书局医书大量刊行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修订校正。在方书和方剂学著作方面政府也曾4次组织医官集体编纂大型方书,并组织官铸针灸铜人,编纂针灸图经。最值得一提是校正医书成立。 宋以前医籍多赖辗转手抄,流传,以致讹误衍脱很多。宋政府在开国不久即诏令征集收购医书,进行整理修订...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16.html

《章次公医案虫类药应用举隅_【中医宝典】

...慢性杂病及妇科调经方面都有独特治疗经验。临证擅长应用虫类药,疗效十分显著。现将此书载述之虫类药物在临床应用选介于下。 痹证 痹证是由于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湿邪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关节肿大等症。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01.html

《丹医秘授古内容_《丹医秘授古》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人体上??下(或五脏)气脉盛衰疾病状况诊脉方法,因此一般认为:中医诊脉方法发展成现今所见之方式,确实经历了一段漫长历史过程。并将王叔和作为诊之法发生转变始作俑者,或褒或贬地加以评说。《丹医秘授古》站在尚古复古立场上,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3.htm

关于《丹医秘授古抄本_《丹医秘授古》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图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封面抄本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未刊之论”究竟具有怎样文化价值。如果已知古人遗墨行世思想言论大同小异,那么这样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奇经八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4-0.html

道门《丹医秘授古故事_《丹医秘授古》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著作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影响——在家藏医书,有名之曰《丹医秘授古抄本一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3-0.html

仓公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他又说:“意治病人,必先切脉。”仓公不仅自己精研,不断总结经验,而且还非常注重传授,从其学习有宋邑杜信唐安等人,对发展传播作出了贡献。仓公在其医案引用了许多上古医学文献,计有《《诊脉《诊法》以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8.html

如何正确应用诊_【中医宝典】

...,布指疏密要患者身高相适应,身材高大布指宜疏,身材矮小布指宜密。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不宜用三指候寸尺,可采用“一指(拇指)定关法”,不再细分三部。 按脉时指力要适当,分浮沉三层进行,轻微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名叫“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42.html

方书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方书指专门记载或论述方剂着作。 【方书】 指专门记载或论述方剂着作,如清.汪昂《医方集解》(公元1694年),清.鲍相璈《验方新编》(公元1846年)等。指一般有处方医书,如刘恕《通鉴外纪》:「遂作方书,以疗民疾。」就是指一般...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67.html

附子重剂应用探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忍冬藤萆薢薏苡仁;不唯痹证,诸多慢性炎症,亦多用附子。同时附子也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配伍。近年来以附子为主四逆汤及其改进剂型,治疗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广泛用于临床。 应用指征 张仲景用附子指征主要是“少阴之为病,微细,但欲寐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174.html

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丛书大方大夫大医带下医东医法医方书风科妇人汉医和缓汇讲疾医金元四大家金镞经方派郎中类书炼丹术良工铃医(走方医)名甫岐黄清代九科全书人痘接种伤寒派上工十三科时方派食医世医兽响书目四大家宋九科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医太医令太医署唐代四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shi-2734.html

共找到1,116,1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